“誠信分”多了 “人情禮”少了
“路好了,是大家的功勞!”日前,看著村組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夷陵區分鄉鎮高場村八組組長熊義梅感嘆地說。
一個月前,村民向熊義梅反映,一到下雨天,組內公路就變得坑洼不平,騎車走路很不方便?!拔页雒涸献?,大家自行參加修路活動?!痹谛芰x梅的號召下,村民們自帶撮箕、鋤頭、鐵鍬等工具,組成了一支修路志愿隊伍。經過近7小時的忙碌,將路面上大大小小的坑洼填平了。
“像修路這種事,以前大家總是等著給錢才肯行動,現在都當公益活動參加了?!毙芰x梅表示,這些變化得益于家庭文明誠信檔案的建立。
2021年初,高場村開始實施家庭文明誠信檔案建設工作,以家庭戶為單位建立遵紀守法、移風易俗、見義勇為、志愿服務等行為家庭文明誠信檔案,村民簽訂家庭文明誠信承諾書,日常善舉加分、失德扣分。
為確保公平公正,高場村將日常所收集的村民行為納入評議范圍,隨機抽取3至5名村民全程參與,采取無記名投票,一季度一評議,評議結果通過村信息公開欄、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公示。根據年度評議情況,推選出好婆媳、美麗庭院、公益事業帶頭人、孝老愛親等典型。
“建了檔案,讓村民的一言一行有記錄、有回報,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與約束能力,逐漸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贝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秀琴介紹,經過一年的努力,全村540戶1550人均建立了文明誠信檔案,共表彰7類55個模范戶。
柏林河畔,清風拂面。走進龍泉鎮雷家畈村,呈現一派產業興旺、生態優美、民風淳樸、文明和諧的富美景象。
2017年2月,雷家畈村以治理“人情風”為突破口,成立紅白理事會等各類村級協會組織8個,健全完善協會章程和管理辦法,修訂村規民約,并通過廣播錄音鼓勵村民主動參與、公開承諾,移風易俗蔚然成風。
村民鄒長林已經十多年沒辦過宴請了,趕上村里狠剎“人情風”,有人覺得他“很虧”,但在公開承諾中,鄒長林卻沒有絲毫猶豫?!耙酝k席、趕情開銷都大,經濟負擔不小?,F在桌席不能超過30桌,趕情100元以內,不僅人情負擔輕了,拼臉面的攀比之風也少了?!编u長林說。
自2021年5月實施紅白喜事管理辦法以來,雷家畈村共有25戶村民辦酒席,44戶取消了升學宴、生日宴,節約人情開支近400萬元。
目前,夷陵區共成立紅白理事會173個,道德評議會137個,禁毒禁賭協會101個。該區同時統籌整合農村文化陣地,搭建群眾文明實踐平臺,開展“三村四美”鄉風文明實踐活動,廣泛開展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戶創評活動,全區建成國家級文明村鎮3個、省級6個、市級21個、區級84個,區級以上文明村占65%,文明鄉風吹進百姓心田、滋潤山村萬戶。(三峽日報 通訊員姚莉宏 杜詩夢 陳靜 閆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