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當陽市半月鎮紅光村,61歲的村民陳廷海拿出對他來說最要緊、這些年藏得最嚴實的一個黑色小賬本,展示給記者看。
賬本有些破損,用膠帶粘了一圈,里面記錄著200多筆他給鄉親還債的記錄:“2016年,還清七組任芝芬6000多元;2018年,還清七組楊志群9000元……”最困窘的一次,陳廷海只還得起100元錢。
種莊稼、做小生意、打零工,16年里,錢一筆筆地掙,債一筆筆地還。如今,61歲的他已經還上了90多萬元的債務。
2006年,陳廷海是半月鎮有名的糧食經紀人,因誠信經營積攢下好口碑,附近的鄉親都樂意將自家的農副產品委托給他銷售。
然而,就在那年,與陳廷海合作的一油脂廠突然宣布破產,廠負責人逃匿,村里200多戶交給他售賣的價值近100萬元油菜籽也不見了蹤影。
一輩子連十萬塊錢都沒見過卻背上百萬巨債,陳廷海和妻子閉門不出。
鄉親們同情陳廷海的境遇,沒有一個人上門索債,大家倒反過來勸慰他,糧食可以再種,來年還請他幫忙銷售。甚至還有人表示,錢不用還了,就當運氣不好。
“我讓人騙了,可我不能騙別人!”這是陳廷海堅持還債的理由。他挨家挨戶上門,表明自己決不賴賬,發誓無論多難也要還上鄉親們的辛苦錢。
在陳廷海的眼里,鄉親們的信任大過天,為了這份信任,他活成了一頭老犟牛。他整合了自家十畝土地和流轉的土地,每天和妻子起早摸黑耕作,并附帶糧食收購和銷售,農閑時便外出打工;兒子大學一畢業果斷放棄考研,只為幫家里分擔。只要手里有一點錢,陳廷海就趕緊聯系債權人,能還一點是一點。
漫漫還債路,陳廷海和妻子沒添置過什么好衣服,沒吃過一頓像樣的飯菜。
兩個多月前,陳廷海又給一位張姓債主還上了1.5萬元。目前,陳廷海所欠債款只剩幾萬塊錢。
“什么事都可以拖,唯獨誠信拖不得,只有把賬還完,我才能挺直腰桿做人?!庇眯袆訒鴮?“信義”, 陳廷海先后榮獲“宜昌楷?!薄昂焙萌恕钡确Q號。
“16年,200多戶村民無一人追討債務,面對村民的充分信任,陳廷海不負信任、不怕艱辛,兌現了承諾。他們背后承載的信義精神價值連城?!卑朐骆偧t光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談朝成說。(三峽日報全媒記者宋瀟瀟 通訊員汪運欽 胡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