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攢文明分 兌出新風尚
積極參加“火鉗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每人加2分;積極支持配合鄉村項目建設,每戶加20分;露天焚燒秸稈,每戶扣5分……今年3月起,長陽在全縣68個試點村(社區)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誠信管理平臺,推行積分制,建立起家庭文明誠信檔案。截至目前,全縣積分額達到62700分。
一個個積分的背后,不僅記錄著村民參與文明實踐的點滴善舉,也是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生動實踐。
積分管理,“文明”可量化
9月2日,高家堰鎮高家堰村誠信超市門前人頭攢動,70歲的村民張開壽攢了70多分誠信積分,樂呵呵地兌回一袋大米。當天,共20多位村民前來兌換積分。
用文明行為攢積分,還能兌換商品。自從實行積分制,村里的變化,張開壽看在眼里:高家堰村多山多林,下雨天易落石、斷樹枝,但總有人悄悄清理了;暑期,游客扎堆來村里避暑,留下的垃圾眨眼就被收拾干凈了……
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如何推動文明新風在鄉村落地生根,一直是鄉村治理的難題?!皩⒋迕褚谎砸恍修D化為具體分值,可量化、可排名、可獎懲?!遍L陽縣委文明辦副主任陳瀟介紹,長陽今年正全力打造“紅色互助”品牌,通過推行積分制和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誠信管理平臺,讓精神互助有抓手、有載體。
不僅如此,今年8月,該縣還出臺了《“幸福長陽·共同締造”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工作方案》,根據積分排名,授予生態環保星、熱心公益星、移風易俗星等稱號。獲得十項賦星的家庭,可參與十星級文明標兵戶的評選,并獲得信用貸款、城區免費停車、供水供氣優惠、辦事綠色通道等激勵“大禮包”。
數字平臺,治理有智慧
“打開手機,隨時隨地都能完成審核,非常方便!”鴨子口鄉楊溪村積分管理員劉利云說,積分信息收集、甄別、錄入、管理,全程電子化操作,讓基層在推廣這項工作時能輕裝上陣。
積分制并非新鮮事物,在全國各地已有實踐。長陽在推廣積分制過程中,利用長陽融媒體中心的“云上長陽”APP搭建數字化平臺,不僅將誠信積分管理從原始的紙質蓋章本搬到線上,還實現了“兩個中心”的融合發展。
指尖觸動,“一分一檔一榜”便一目了然?!耙环帧奔匆劳小霸粕祥L陽”APP,村民在人居環境、社會治安等方面的文明誠信行為均能獲取相應積分;“一檔”即以家庭為單位,通過積分自動生成家庭文明誠信檔案;“一榜”即依據積分情況,生成文明誠信紅黑榜,并在平臺首頁展出。
做好事,手機拍照,上傳平臺……成為楊溪村的新時尚。該村還將23個公益性崗位人員發動起來,幫助老年人完成積分申報。
積極性為什么這么高?劉利云認為,“一分一檔一榜”摒棄了傳統的村干部入戶調查、筆頭記錄、文件夾堆成山的模式,改為村民自主申報,這樣就增強群眾的話語權,讓群眾從“被動接受方”變成了“主動參與者”。
人人參與,幸福共締造
推廣積分制,就是要讓村民從“旁觀者”到“參與者”轉變,從“他治”到“自治”轉變。這一理念,貫穿始終。
積分細則怎么定?群眾說了算!盆景是高家堰鎮青巖村的主導產業,村民們一致同意將“盆景擺放無序、混亂”納入扣分項;賀家坪鎮青崗坪村緊鄰318國道,村民們建議“房前屋后新栽花草樹木”可加10分;榔坪鎮褒獎志愿行為,“參與疫情防控”“互助抗旱”均可申報積分……完善村規民約,召開道德評議會或村民議事會,集體制定積分細則,成為各村推廣積分制前的“約定動作”。
有了參與感,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被喚醒。得知9月中旬要舉辦農民豐收節,69歲的梁山壩村民李光菊主動提出,要把自家的菜園子“讓”出來修路?!暗酱逦瘯囊欢喂分挥?.5米寬,車都不好走!”李光菊說,家里過喜事,總得把里里外外打理好!
李光菊砍掉了地里的苞谷,村民覃利川、向常明、高云成自發組成修路隊,除土、平地、鋪水泥……短短四天時間,原本30米的羊腸小道就變了樣。
據了解,積分制正從農村向社區推廣,13個社區的誠信超市正在抓緊建設。(三峽日報 通訊員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