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志愿者傳棒接力 美好與童年攜手同行
推開房門,家住牛扎坪村的學生娜娜(化名)驚喜不已。眼前:粉刷一新的潔白墻面、定制的書桌書架、溫馨的粉色寢具……讓娜娜盼了10多年的“粉色小屋”,終于從夢境走進了現實。
這間她專屬的房間叫“筑夢小屋”,背后的建筑師是點軍區“筑夢小屋”志愿服務項目的10余名志愿者。
點軍街道團工委書記陳迪昊說,經過前期的摸排調查和實地走訪,娜娜“粉色小屋”的心愿被列入2022年度點軍區“筑夢小屋”志愿服務項目計劃,成為了團區委和點軍街道青年志愿者們共同努力的目標。志愿者們多次和娜娜溝通交流,詳細詢問其生活習慣及喜好,盡可能實現“量身定制”。
從2016年起,點軍區已連續7年開展“筑夢小屋”志愿服務活動。該項目主要面向6-14周歲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少年兒童、城鄉困難少年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困難青少年群體,按照“1553”模式為每一位困難兒童打造一個專屬的“筑夢小屋”。
點軍區團委書記李為介紹,“1”是一個目標。通過著眼社會關懷、全鏈條幫扶達到引導困境兒童樹立人生理想、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目標;“5”是五項標準,通過動員一個地區力量、組建一支志愿隊伍、構筑一個夢想小屋、點亮一個兒童夢想、播下一顆文明種子,為每一位困境兒童提供“筑夢小屋”服務;“5”是五大能力:持續提升志愿服務項目的動員能力、整合能力、引導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3”是三個到位:資源整合到位、機制健全到位、服務精準到位。
筑夢,更護夢。該區正在建立健全“534”關愛機制,讓夢想的光芒持續照耀著孩子們的成長之路?!?”聚焦幫扶力量的持續穩定,團組織、青年文明號、律師團隊、鄰里和專業化社會組織與困難青少年群體結對幫扶;“3”聚焦入戶走訪的真情實意,通過開展“心理課堂”“悅讀成長”“法治護航”3個關愛項目和至少一個個性項目,保障走訪不走樣;“4”聚焦幫扶活動的執行質效,要求結對團隊或個人每年開展多種形式的關心幫扶活動不得低于4次。所有志愿者承諾在活動中做到“三個不”:不用錢財捐助替代志愿行動、不用電話連線代替走訪交流、不用泛化流程代替精準關愛。
“最開心的是看到我們原來布置的房間還能夠繼續保持美觀整潔,沒有退回原樣?!甭撆镟l青年志愿者高甜甜說,兩年前,他們送給壯壯(化名)一個“筑夢小屋”,現在壯壯送給他們一個更加健康有序的生活狀態:成績進入班級前十,結識了更多好朋友,主動幫助爺爺奶奶做家務等等。
從點亮一個孩子的夢想,到守護一群孩子的未來。今年,借助“志愿匯”“志愿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線上平臺,轄區內的國企事業單位職工、愛心企業家、熱心群眾也加入到“筑夢行動”,實現了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志愿者們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到圖紙設計、物資籌備、現場改造等環節中,搭建了25間個性化的“筑夢小屋”送給轄區殘疾人家庭、單親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刑滿釋放人員家庭、精神障礙患者家庭等。
李為告訴記者,在市區兩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區已有1200余名志愿者參與到該項志愿服務行動中,累計為困境兒童搭建36間“筑夢小屋”,提前完成了全覆蓋的工作目標。
接下來,點軍在繼續做好“筑夢小屋”服務對象全流程關懷服務的同時,加強困境兒童信息動態管理,及時給予定向的支持和幫助,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三峽日報 記者高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