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廣泛開展“宜昌好人”、“宜昌楷?!?、“道德模范”的推薦評選活動,褒獎凡人善舉,傳揚美德善行,引導人們崇德向善、愛崗敬業,涌現出了一大批時代標兵和好人好事。為進一步在全市形成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氛圍,宜昌市創作了“圖說宜昌好人”系列漫畫,由猇亭好人、枝江好人、高新好人等等多個縣市區的好人漫畫組成,通過生動活潑的圖文形式展現了好人的典型事跡,傳揚了美德善行。宜昌文明網將陸續推出“圖說宜昌好人”漫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好人”向氏三兄弟。
“背簍孝子”雙肩寫大“孝”
一個竹筐,兩根肩帶。在宜昌市夷陵區鄧村鄉黃金河村,有這樣三兄弟,他們輪流背起背簍,載著母親,14年如一日,用雙肩感恩母親的養育,用耐心恒心書寫著平常而又不簡單的“孝”字。一組漫畫帶你走進“中國好人”向氏三兄弟的故事!

向明軍,黃金河村衛生室村醫,向家的第三個兒子。他的大哥遠在外地,二哥已經離開人世,自己是在母親身邊最大的一個,腳下還有兩個雙胞胎弟弟向明遷、向明進。這是一個在鄧村小有名氣的中醫世家,向明軍是幾兄弟中唯一繼承了祖業的人。

向明軍的母親黃先秀出生于1927年,老伴兒十多年前就已去世。隨著年歲漸增,老人身體越見羸弱。2000年,一次陡然發作的高血壓使得老人行動艱難,吃飯掉碗,穿衣困難,言語混亂……這一切考驗著三對兒子和媳婦的仁心和耐心。

怎樣照顧老人才是最好的方法呢?在農村,由一對兒子和媳婦照顧老人,另外兩家拿撫養費是常見的做法,但三對兒子和媳婦都覺得,母親最需要的就是服侍和關愛,錢解決不了母親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兒女和母親要時常聯絡感情。最后大家商定決定輪替著接母親到自己家,以一個月為周期輪換。

“父母在,不遠游?!闭疹櫮赣H的十幾年里,向家三兄弟、三媳婦沒怎么出過遠門,種茶葉、種天麻、在附近做小生意成了他們創收方式。鄧村的冬天比宜昌城區氣溫要低,三兄弟要格外地多弄些柴禾存在家里。兒媳們每天起床后都是先將火垅里燒一把柴禾,給母親穿好衣服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在黃金河村,背簍基本已被摩托車替代,而向家三兄弟一家一個背簍,用來背著老人曬太陽和出門走親訪友。春節期間,是黃先秀老人坐背簍最頻繁的時候,幾個兒子爭著接老母親去自家過年?!半m然家里都有摩托車,但母親年齡大了,經不起顛簸,還是背簍穩妥些?!毕蛎鬟M解釋。

作為醫生,不管母親在哪個兒子家,向明軍每周必做的事情就是幫母親檢查,每次檢查完,當血壓不正?;蛴衅渌惓r,向明軍就會告訴妻子或弟媳怎么調節伙食,或馬上回到衛生室給她送藥過來。很多人問向明軍為什么對母親那么好,向明軍都會回答:“對母親好就像我們的五臟六腑,必不可少。你們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我對母親都不好,你們還敢請我看病么?”
向家的孝道,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感人淚下,卻是那樣質樸,那樣純真。如今,母親黃先秀雖已去世,但背簍三兄弟的故事在夷陵依舊廣為傳頌!
快評
背簍,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傳遞著向氏三兄弟的孝道。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孝心,弘揚孝道,向氏三兄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樹立了新時代的道德榜樣。
?。ㄎ?宜昌文明網綜合整理 圖/李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