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廣泛開展“宜昌好人”、“宜昌楷?!?、“道德模范”的推薦評選活動,褒獎凡人善舉,傳揚美德善行,引導人們崇德向善、愛崗敬業,涌現出了一大批時代標兵和好人好事。為進一步在全市形成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氛圍,宜昌市創作了“圖說宜昌好人”系列漫畫,由猇亭好人、枝江好人、高新好人等等多個縣市區的好人漫畫組成,通過生動活潑的圖文形式展現了好人的典型事跡,傳揚了美德善行。宜昌文明網將陸續推出“圖說宜昌好人”漫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好人”覃玉紅。
“扶貧功臣”初心不改 把希望播撒在高山上
覃玉紅,男,1968年10月生,中共黨員,國網長陽供電公司駐都鎮灣鎮峰巖村第一書記。6年來,覃玉紅牢記初心使命,扎根扶貧一線,把貧困戶當親人,從抓黨建促脫貧,到規劃產業謀發展,用六年的時間讓村民們住進了磚瓦房、告別了爛泥路、喝上了干凈水、用上了舒心電、走上了致富路。一組漫畫帶你走進他的故事!

2015年7月,覃玉紅從國網長陽供電公司,來到長陽都鎮灣鎮峰巖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扎根深山,凝心聚力;規劃產業謀發展,授人以漁……四年過去了,村民們住進了磚瓦房、走上了通暢路、喝上了干凈水、用上了舒心電。村里建檔立卡的220戶貧困戶641人全部脫貧摘帽。

“村在邊邊上,路在懸崖上,屋在吊坎上,田在巖皮上”,這是峰巖村的真實寫照。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全村2000多人貧困人口占三分之一。村里先后嘗試了十幾個產業路子,也沒有起色。貧困,如大山一般壓在覃玉紅的心頭。也壓在年近花甲的老支書張濟平的心頭,峰巖的窮根該怎么拔?

在新一輪農網改造過程中,覃玉紅和主動請戰黨員一起參與工程建設,手持柴刀在深山開路。全村40多名黨員主動與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村民等結對子,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老人張伏秀說:“黨員上門比自己親兒子還勤便些!”

峰巖村三組有90余戶人家,從主線到支線的一段泥巴路真是糟透了。周末回家,覃玉紅將三組公路硬化遇到的困難告訴妻子,妻子同意將給兩位老人存的20萬元養老錢拿來修路。在覃玉紅的支持下,三組道路硬化工程一個多月就完成了。三組的村民從此告別了“灰頭土臉”的日子。

峰巖村位于山頂,缺水嚴重。多年來,當地群眾靠攢雨水、舀溝溝水生活。2015年在覃玉紅多方努力下,籌集到20萬元資金,為了省錢,覃玉紅利用搞過水利水電的經驗,腰上綁著繩索在漆黑的地下河道中反復摸索探測,拿出了最佳方案。并建成了一個500立方米的地下蓄水池。

覃玉紅還引進“跑跑豬”專業合作社,由國家電網公司扶持資金,為貧困戶免費發放仔豬230頭、黃牛30頭、山羊350只、雞苗3000羽。如今,峰巖村集體收入由過去的3000元增加到現在的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100元增長到5800元。峰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0戶641人全部脫貧,全村整體出列。
快評
扶貧路上,覃玉紅始終堅守初心使命,扎根一線,把貧困戶當親人,抓黨建促脫貧謀發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ㄎ?宜昌文明網綜合整理 圖/李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