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廣泛開展“宜昌好人”、“宜昌楷?!?、“道德模范”的推薦評選活動,褒獎凡人善舉,傳揚美德善行,引導人們崇德向善、愛崗敬業,涌現出了一大批時代標兵和好人好事。為進一步在全市形成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氛圍,宜昌市創作了“圖說宜昌好人”系列漫畫,由猇亭好人、枝江好人、高新好人等等多個縣市區的好人漫畫組成,通過生動活潑的圖文形式展現了好人的典型事跡,傳揚了美德善行。宜昌文明網將陸續推出“圖說宜昌好人”漫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好人”楊承清。
專注柑桔培育40余年 帶動8000余人脫貧致富
集全國多個榮譽于一身,但仍樸實的像個農民;以成片的青蔥柑桔園為根據地,用四十余個春秋默默耕耘,走出了一條扎根農村、服務農民的“星光大道”。他,就是宜都市紅花套鎮原農技服務中心主任——楊承清。一組漫畫帶你走進他的故事!

楊承清,男,1957年4月生,宜都市紅花套鎮農技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他堅守基層柑桔生產技術研究、技術推廣40載,一心扎根在3畝柑橘試驗田,主持和選育了宜都蜜柑新品種“鄂柑2號”,讓“要致富,種柑桔樹”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法寶,產品出口到美國、日本、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76年,楊承清從華中農學院宜昌分院果樹專業培訓畢業后在基層從事農技推廣。1981年,宜都市開始推廣種植市場價值比較可觀的柑桔,但柑桔樹成熟周期長,短時間很難見效,農民顧慮重重,他便自掏腰包種起了試驗田。3年后,柑桔豐收了。農民們看到了柑桔的市場價值,紛紛改田種柑桔。

一塊試驗田帶動萬畝精品園,“要致富,種柑桔樹”已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法寶,柑桔現已是宜都市的第一大主導產業,全市10個鄉鎮(處)120個村有柑桔分布,已形成面積31.8萬畝、年產量突破66萬噸、系列產值達到36億元以上的柑桔“三產”融合產業鏈。

40年來,楊承清癡迷于果樹,苦心鉆研,成為農民們心中的“害蟲克星”。他薪火相傳,培育本地土專家1250人,培訓科技明白人萬余人;他無私奉獻,深入田間地頭技術指導,足跡遍及省內外多個城市,行程4萬多公里,可繞赤道一周。

“服務不看人、不分區域、不講條件”;“有求必應、有請必應、有問必答、有疑必解”。這是楊承清多年來堅持三不四必原則,他的電話就是技術服務專線,24小時不關機,幫助農民們解疑答惑。據不完全統計,40年,他答疑解惑、現場診斷10萬人次。

楊承清先后獲得全國農村科普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湖北省優秀政協委員、湖北好人、湖北省農業技術推廣十大標兵等榮譽稱號。20多項研究成果獲得省市級重大科技成果獎,發表論文18篇、專著5本。宜都市也先后榮獲中國柑桔之鄉、全國柑桔標準化生產示范縣稱號。
快評
他立足崗位,無私奉獻,扎根在田間地頭基層一線,為農民脫貧致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ㄎ?宜昌文明網綜合整理 圖/李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