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更新改造“宜昌模式”
1月31日,記者從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現場會上獲悉,2022年,宜昌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86個,年底已全部完工,年度目標超額完成。2023年,宜昌計劃完成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25個、涉及居民6.36萬戶,預計投資20.07億元,到2024年底,實現完整社區建設達標60個以上,努力打造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完整社區建設“宜昌模式”,2025年底,完整社區覆蓋率達到40%。
2022年,宜昌出臺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打造“鄰里生活、公共服務、健康醫療、文化休閑、全民學習、創新創業、平安法治、城市安全”八大場景,補齊社區設施短板。走出了一條老舊小區改造的“宜昌路徑”。通過推動“拆改留”向“留改拆”轉變,以保護傳承、優化提升為主,拆舊建新為輔,嚴禁大拆大建,穩妥推進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微改造,更好保留城市記憶。如二馬路改造項目,圍繞“碼頭味、民國風、煙火氣”,實施拆改結合更新,串聯起二馬路歷史街區、解放路步行街、古今大南門,塑造了城市新地標。
充分調動居民對改造身邊家園的積極性,共同締造深入推進。引入專業機構,組織規劃師進社區,實施轉角花園、一米菜園、“團園行動”等共同締造活動。城區首批160個全裝配式“宜鄰驛站”安裝完成,解決老舊小區空間狹窄、功能不足的問題。去年老舊小區改造資金中,居民自主籌資730萬元。(三峽晚報 記者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