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清晨6時許,天剛蒙蒙亮,街頭涼意漸濃。52歲的環衛工人李寧翠和往日一樣,準時到達西陵二路江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撿拾白漂、擦拭果皮箱、打掃道路、鏟除小廣告、清理花壇……李寧翠和4名同事那一抹抹橙色身影,在清冷的街道上格外亮眼。
這一趟下來,天已經大亮,行人漸漸多了起來,李寧翠的身上也被汗水濕透。人來人往中,她來來回回地巡邏,彎腰、清掃、起身,看似簡單的動作,一天要重復幾百次,衣服也是干了又濕,濕了又干。
“這條路緊鄰數碼城、CBD等商業圈,人流量相對較多,道路干凈衛生是城市的臉面,我們要隨時保持清潔,不能丟了自己的臉面?!闭f話間,李寧翠用竹夾撿起地上的一個紙團。
上午5個小時,下午3個小時,每天重復機械又單調的作業方式,李寧翠就這樣一路走過了23個春秋。
憑著“不服輸的勁兒”,因為踏實肯干,她也從一名環衛工人成為班長,帶領同事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戰斗在環境衛生工作第一線,用辛勤勞動換來街道的整潔、城市的靚麗。
“丈夫、姐姐、姐夫、大伯加上我,我們一家有5個人都從事環衛工作?!逼綍r都是披星戴月歸,臉部、手部因風吹日曬變得粗糙、皴裂,但李寧翠仍為自己是一名環衛工人感到自豪。
一路走來,讓李寧翠感觸最深的,是見證了宜昌這座大美之城的美麗蝶變?!俺鞘薪ㄔO得越來越好,市民的文明素質是越來越高,讓我們的工作輕松了許多?!?/p>
在李寧翠的記憶中,以前道路是水泥路,灰塵非常多,而現在變成了瀝青路,人行道也越來越規整,清掃起來更方便了。以前全靠人力清掃,現在則是人力清掃與機械化作業相結合。
“最近幾年,特別是宜昌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以來,最直觀的感受還是隨手扔垃圾、車窗拋物的人少了?!崩顚幋渲钢愤叺囊呀浹b納一半垃圾的果皮箱說,現在大家都自覺地把垃圾丟進箱內,包括煙頭,大部分人會丟到滅煙處里。
“好幾次,我看到有孩子亂丟垃圾,家長都教育孩子撿起來,然后放到果皮箱里?!崩顚幋湔f,以前路人亂丟的口香糖是最難清除的,經過一次次踩壓,會牢牢粘在路面上,只有蹲下用小鏟子一點點鏟才能清除?!艾F在基本上很少見到了?!?/p>
遛狗系狗繩,及時清理狗便;電動車在人行道指定位置整齊有序擺放;機動車主動禮讓行人……市民一點一滴的變化,都讓李寧翠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更讓李寧翠欣慰的是,她們的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市民的尊重和認可。兩天前,就在她擦拭果皮箱時,一對路過的老夫婦還對她致謝:“現在的環境干凈整潔、優美亮麗,多虧了你們的付出,辛苦了?!?/p>
李寧翠說,平時也有學生主動感謝,還有愛心人士、愛心驛站主動送水,這些都讓她們倍感溫暖。
“有了我們的辛勤付出,還有市民的自覺維護,相信城市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笨粗蓛粽麧嵉穆访?,李寧翠的目光堅定。
在宜昌,像李寧翠這樣的一線環衛工人,城區共有3000余名,他們每天承擔著1800多萬平方米道路清掃、1300余噸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與運輸、225座環衛公廁的管理保潔等任務。
無論嚴寒酷暑,無論春夏秋冬,他們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地穿梭在大街小巷,用雙腳丈量道路、用雙手扮靚城市。如今,一抹抹“橙色”已成為宜昌城中的亮麗風景。
城市的美好環境,離不開環衛力量,更離不開市民的自覺維護。
在數碼城附近,記者看到,許多市民主動將垃圾、煙頭等丟到果皮箱內。38歲的市民陳明說:“城市環境這么干凈整潔,環衛工人付出了太多。自覺維護衛生,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環衛工人們?!保ㄈ龒{日報全媒記者時剛 通訊員余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