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網接入2359個停車場37.42萬個泊位
10月19日,宜昌市召開研究筑堡工程和“全市一個停車場”工作會。會上,市城管委公布宜昌市“全市一個停車場”建設最新進展:市級停車管理平臺已聯網接入全市2359個停車場、37.42萬個泊位,“全市一個停車場”基本形成。
開車容易停車難,已成為當下困擾市民的一大難題。如何最大化地發揮停車資源調配功能?2021年11月以來,我市全力推進“全市一個停車場”場景建設,用系統化思維解決停車難問題,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升質量,充分發揮宜昌智慧停車優勢,在增加停車設施供給的基礎上,運用智慧化管理手段,倡導錯時共享停車理念,提高停車設施使用率。
據介紹,通過市級停車管理平臺,可以了解全市所有停車數據的實時動態和變化情況,全市停車場的總泊位數、停泊位數、空位數,整個城市的停車熱點區域、車位周轉率、實時停車狀態、停車收費數據等在這里都可以得到智能分析。
基于該平臺打造的“宜昌城市停車”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服務終端,因具有實時找車位、查空位、停車收費標準查詢、停車付費以及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開放時間等便捷服務功能,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注冊用戶由去年同期的9萬人增長到目前的25.8萬人,日均活躍度提高55%。
隨著市級停車管理平臺便捷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城區1385個收費停車場可實現不用掃碼、自動扣費的無感支付便捷體驗,其中315個停車場開通了“先離場后付費”功能,“宜昌城市停車”APP注冊用戶賬戶余額不足時可先行離場、后期補繳。在此基礎上破冰試行“無桿停車場”管理模式,目前城區22個公共停車場已實現車輛“秒進秒出”“零等待”,通行效率大幅提高,市民停車便捷度得到提升。
同時,全市已有7個縣市停車平臺完成與市級停車管理平臺對接,162個縣市停車場、2.07萬個泊位已接入市級平臺,“宜昌城市停車”APP注冊用戶可在縣市聯網停車場實現“通停通付、無感支付”。(三峽日報 記者鄭璐 通訊員楊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