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裝”進公園 匠心繪名片
時值深秋,雨后放晴。10月31日中午,濱江公園屈原廣場,姜女士與同事們坐在“高顏值”的木質座椅上曬太陽。江風、暖陽、橋影,一幅最美濱江畫呈現眼前?!澳举|座椅很舒服,坐著看看江景、聊聊天,真好!”
不遠處,改造升級的籃球場上,幾位年輕人戰猶酣。鐘情于這里開闊的視野和江邊的美景,他們經常過來運動,“在綠地成蔭的地方打籃球,還能享受微微江風,相比室內的專業運動場,這里更舒適!”
走在宜昌的各個公園,隨處可見的公園“五裝”微改造給市民帶來的類似驚喜。公園“五裝”就是:大樹周圍裝座椅、石質座凳裝木板、公園適地裝球場、場地周邊裝衣掛、公園廁所裝綠植。
以前的濱江公園,沿江一線的座椅很少,大多都是石質坐凳,冬天涼、夏天熱。為了解決市民在公園“沒地方坐”、“坐不下來”等難題,公園為石凳石椅加裝木板,讓游客歇腳更舒適?!按髽涞紫潞贸藳觥?,記者看到,公園內的大樹周圍也為市民裝上了木質座椅。
小座椅暗藏“小心機”——木質坐凳的背后,刻有城市家具標志“宜”的篆體字;綠地上的座椅采用太師椅高靠背,木紋制式、古色古香,與古樸典雅的鎮江閣融為一體;臨江懸挑平臺的觀江座椅,還設計了“趴凳”、“趴臺”,方便市民在“趴”在椅子上,悠閑自得觀江。記者還發現,公園里的陰涼處、球場旁,都設置了龍舟造型的便民衣掛和杯架,前來休閑的市民不再為衣物、水杯等隨身物品存放憂心。
公園是休閑的勝地,更是運動的樂園。漫游濱江公園,來到伍家崗長江大橋下,一方大氣美觀、藍黃相接的塑膠地板映入眼簾。這里曾是一片荒地,在長江岸線整治修復項目建設中,市園林中心利用橋下遮風避雨的優勢,先后建成了五人制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成為周邊市民每天都要前來運動的“打卡”地。
見縫插針嵌入體育設施、運動場所,是我市公園微改造的一大特點。目前,城區已在公園內建成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各類運動球場68個,把公園打造成了市民家門口的“健身房”。
市民的需求就是工作的要求?!耙郧斑@里的廁所小、有異味,現在不僅沒有味道了,還有花有草,干凈整潔?!本幼≡趦和珗@附近的陳女士,經常到公園里散步,見證了公園內公廁的蛻變。洗手臺上擺放著吊籃,臺下擺放著萬年青,入口處還有大盆的鵝掌柴……公廁內外,擺放有序的綠植,讓市民倍感舒心。
據市園林中心負責人介紹,自實施公園“五裝”行動以來,城區11個市級公園共安裝大樹塑木圈椅40余個,新增木凳90余條,人性化改造石凳200余處,在球場、廣場等市民較為集中和陰涼的區域增設衣掛96個,其中龍舟造型的衣掛44個。
隨著“五裝”進公園,背包、衣物等掛樹上、放地上的不文明行為越來越少。遍布城區的大小公園,正在成為展示文明美好形象的新名片。(三峽商報全媒記者鄭延 通訊員楊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