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和平佳苑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
2011年,宜昌成為我省第一個全國文明城市。截至目前,宜昌已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宜都、枝江分別蟬聯、躋身全國文明城市,當陽、遠安正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2021年,宜昌向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進發,力爭到2026年在全省率先建成“文明城市群”,并全力打造以宜昌城區為龍頭,城鄉一體、協同發展的“全國文明城市群”。
11月9日,都市田園小區居民共同締造的“文明都市溫馨田園”,市民在優美的環境中下棋娛樂。
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共成長
2021年,宜昌發出“動員令”:向文明典范城市進發,把文明創建作為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同年底,《宜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為宜昌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提供立法支撐。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奮斗目標。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為導向,有力激發廣大市民參與創建的熱情,實現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共成長。
今年,宜昌進一步提出“十文明”和“十不見”,倡導文明出行、文明駕駛、文明用餐、文明排隊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十類行為,并要求城市不見白色垃圾、不見煙頭、不見亂停亂放、不見亂貼亂畫等。
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訪宜昌街頭,捕捉一幕幕文明又溫暖的瞬間。
繁忙路口無人車闖紅燈
11月3日18時,宜昌市伍家崗區城東大道中南路口。綠燈亮起,上班族、學生、老人、外賣小哥,依次通過斑馬線。
“快一點,要變燈了?!本G燈突然閃爍,站在路口的志愿者大聲提示,行人加快步伐。紅燈亮起,隊伍末尾,一位老人牽著一小女孩仍行走在斑馬線上。
此時,在他們身后,10多輛轎車選擇停車,靜待他們通行。繁忙的路口,沒有一聲鳴笛響起。
中南路被譽為宜昌“魅力街區”,路口周邊有27個新建住宅小區,4所大型商場環繞路口分布,是宜昌人流量最大的路口。當天17時到19時,車流量達14000輛,行人超過4000人,沒發生一起搶道、闖紅燈等行為。
“交通管理更加規范有序,大家素質在肉眼可見地提升?!迸抨牭群蜻^馬路的潘大爺說,他們在附近的興發廣場小區住了8年,看到這些年不光路口變得智能化,市民的行為也更文明?!熬G燈閃爍時,行人都不會加速搶行,而是等待下一個綠燈?!?/p>
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伍家崗交警大隊隊長李志超介紹,2014年起,宜昌推行交通出行“三禮讓”,車輛過斑馬線減速禮讓行人,行人也會豎起大拇指給司機點贊。
宜昌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干凈”往往是外地人走進宜昌的第一印象,但角逐文明典范城市,不僅僅是在市容市貌這些“看得見”的地方,更在精神文明等“看不見”的細節上。精神文明相關指標和測評權重,從29%提高到了40%,這對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農貿市場干凈整潔
11月3日8時,夷陵區夷陵三巷農貿市場人聲鼎沸,商販們忙著搬貨、理貨。
“這里干凈整潔、秩序好,我就愛來這里買東西?!本用裥旒t梅拎著大包小包,心滿意足地走出市場。
夷陵三巷是夷陵區的“老街”,是個有30多年歷史的馬路市場,由三條巷道組成,共6個出入口。早晚高峰,周邊農戶在巷道擺攤設點賣菜,近萬人從四面八方涌來,讓這里擁擠不堪?!耙酝?,攤販擠到路中間,行人無處下腳,褲腳都臟兮兮的?!毙旒t梅說。
去年,夷陵區改造提升農貿市場,清理違規廣告牌、雨棚等,刷黑道路;專門為小賣商販設置2000平方米的自產自銷區,開放固定門面54個、攤位160個。
自產自銷區采用框架式結構,四面通風,內部干凈整潔,蔬菜、水產、鮮肉分門別類,禁止停車、亂扔垃圾等標識清楚?!耙粋€攤位租金2元/天,我們再也不用坐在扁擔上賣菜啦?!倍〖覊紊鐓^商販張世珍贊不絕口。每天收攤后,他會把貨臺前后打掃得干干凈凈。
截至2021年底,宜昌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842個,惠及11萬戶居民。新建改造菜市場65家,新建公共停車場62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4000余個……每一個數字的改變,都與人民“美好生活”緊密關聯。
注冊志愿者總數超過98萬
宜昌猇亭長江邊呵護長江岸線的青年志愿者。
“蘇家榜社區現招募志愿者30人?!薄拔覉竺?!”
11月4日大早,宜昌市高新區王華君志愿服務隊就熱鬧起來,400人的微信群里,志愿者報名的消息一條接著一條。不到半小時,30個名額就報滿。
“每天把志愿者力量組織好,充實到需要的地方?!蓖跞A君說。2005年,王華君成為宜昌雷鋒精神示范車隊隊長。一開始,他義務接送殘疾人、高考考生,后來免費幫農民工維權、創業。2014年,他牽頭成立王華君志愿服務隊,建立139個農民工聯絡處,為進城務工人員和流動黨員提供幫助。
為農民工討工資、成員家里紅事白事,只要幫得上忙,王華君都會出馬。幾年里,他帶領團隊為農民工爭取無息貸款資金1200余萬元,支持80余人成功創業,幫助4000多名農民工就業。
“許多志愿者都是我幫助過的人,受助后他們又主動加入組織?!比缃?,王華君志愿服務隊伍越來越大,遍及宜昌14個縣市區,成員增至1600余名。
“群眾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8歲的熊祥國說。早上不到7點,熊祥國黨員互助站的17名志愿者就趕到社區核酸檢測點,為4000人的核酸檢測隊伍維持秩序。他們的平均年齡超過60歲。
“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痹谝瞬蔀橐环N風尚。如今,宜昌的注冊志愿者達98.72萬人?!叭龒{蟻工”“王華君志愿服務隊”“英子姐姐助學”等志愿服務項目成為全國知名、全省一流的志愿服務品牌。
從2008年首位“好人”方玉明開始,宜昌已連續14年登上“中國好人榜”,涌現出羅長姐、劉發英、李廣佳、易從梅等2357名道德典型,僅“中國好人”就多達110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金凌云 通訊員廖黎明 圖片均為記者劉曙松 攝)
宜都
“車共體”緩解停車難
最近,宜都市陸城一中同學發現,校園里教師專用停車場變成了學生體育鍛煉區。
“停車場再也不會擠占校園空間?!痹撔PiL鄧統元介紹,正常上班期間,學校教職工車輛全部免費停放在附近一家公共停車場。
和陸城一中一樣,宜都城區9所學校的236輛私家車,均實現一車一位,停車無憂。
宜都人停車更方便,這得益于宜都推行的“車共體”。
所謂“車共體”,就是搭建智慧停車管理平臺,整合城區公建停車場、路邊車位、機關事業單位及住宅小區車位資源,錯時共享,實現高效停車、智慧管理。
近年來,宜都城區人口、私家車輛日益增加,停車難成為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之一。
2017年至2020年,宜都整合、劃撥8塊中心城區土地資源,新建停車場。3年間,城區新增車位2000余個,一定程度上緩解停車難題。
然而,新建公共停車場成本高、區位受限,有無更方便的途徑?調查發現,宜都部分小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空置現象突出。
據統計,宜都49個物業小區共有1.7萬多個車位,絕大多數處于待售、待租狀態。機關事業單位停車位、公共收費停車位夜間閑置率高,車位利用率低。
2021年3月,宜都探索實施“車共體”智慧共享停車模式。建設方、宜都市城鎮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昌喜介紹,該公司探索三種模式:公建公營、機關企事業單位車位錯時共享、公私聯營,最大限度釋放城區車位容量,推動構建全市智慧共享停車一體化。據統計,宜都通過政府主導、民營場地托管共享、多產權方合作、租賃整合共享等方式,實現聯網共享停車場69個,共享車位增至16104個。
在清江潤園小區,戶均半個車位。因搶車位,糾紛時有發生。2021年,城投公司增設一個停車場,與小區一墻之隔,白天對社會開放,夜間對業主開放。矛盾迎刃而解。
過去,宜都老體育館和工農路農貿市場片區,車輛亂停亂放,交通堵成一鍋粥。如今,“車共體”整合5個停車場,實行菜市場、夜市、體育館、居民小區等車輛錯時錯位停放,三條城區干道循環互通。
11月7日,宜都市城投公司改擴建的五宜大道三立路橋停車場正在進行場地黑化、道閘安裝,本月將投入使用。這是宜都今年新建的第12座智慧停車場,全市新增共享車位1154個。
據介紹,宜都計劃再用2年時間,搭建1個智慧平臺、配套充電樁1000個、新改建10000個車位,互聯共享40000個車位,“車供體”逐步向鄉鎮集鎮覆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雷巍巍 通訊員朱燦義)
遠安
“微治理”扮靚背街小巷
11月7日,遠安縣鳴鳳鎮利民巷東側,儀興公園正在建設中?!巴拼耙娋?,出門入園。真沒想到,這條小巷變得這么好?!本用袢f榮說。
利民巷位于鳴鳳社區,貫通連接城區兩條主干道,西接鳴鳳大道、東通振興路,有1條主巷、7條支巷,該片區住著440戶、1276人。
“過去,巷子走不進來人?!比f榮回憶,一道水泥路補丁摞補丁,坑洼難行;巷道兩邊雜草叢生、雜物垃圾遍地;再看空中,線纜縱橫交錯、密如蛛網。
居民們最怕下雨天。由于地下管網、排水設施不完善,一下雨就積水,深及小腿。環境不好、生活不便,萬榮萌生搬家的念頭。
在嫘祖社區北門街,居民李計堂也曾為出行頭痛。北門街南起鳳翔路西段,北至北門村二組,主巷長1公里,有3條支巷共長900米,片區住著散戶202戶、626人;附近還有一個商住小區、一個集貿市場和一所幼兒園。人流量、車流量大,該小巷常常被擠得水泄不通。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遠安投資9000萬元推進城市“微治理”,覆蓋鳴鳳城區8個社區的208條背街小巷,解決地不平、水不排、燈不亮、路不通等問題,提檔升級配套設施。
遠安縣住建局以打造“小而精”巷道為切入口,推進路面拓寬、刷黑硬化,將強弱電線路實行入地、捆扎、扣盒規整清理;對地下污水、雨水管網進行重新鋪設連通。此外,遠安還更新巷道區域路燈,全覆蓋架設監控探頭,增植綠地,移栽樹木,整修12棟房屋外立面。在北門街,遠安縣住建局在8條通戶小路上,規劃出40個車位,滿足周邊居民就近停車需求。
如今,路寬了,燈亮了,環境美了,利民巷面貌煥然一新?!白≡谶@樣的環境里,我才舍不得搬家哩!”萬榮臉上笑開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雷巍巍 通訊員李雙駿 范念念 龍杰)
枝江
菜市場不再臟亂
11月1日中午,枝江城區居民龔紅芹在五柳樹市場買完菜,一雙棕色皮鞋干干凈凈?!斑^去到菜場買菜,走不進來;現在菜場像超市,不擔心弄臟鞋?!饼徏t芹健步走出菜場。
白墻綠瓦,荊楚風格。走進枝江市五柳樹市場,清新氣息撲面而來。18米寬的道路兩側,門店林立,人來人往。
五柳樹市場建于上世紀90年代,占地面積100余畝,生鮮農貿、日用百貨、服裝鞋帽等樣樣齊全,商戶近800家,曾是川東鄂西規模較大的綜合市場。如今,該市場依然是枝江百姓的“菜籃子”,覆蓋周邊10萬人。
經營20余年藥店的張萬芹說,市場改造之前,攤販把菜擺在藥店門口,買藥的人進不去,發生口角是常事。
五柳樹市場監管所所長張瑞華說,商販私自搭建、出攤經營,市場主干道被堵得只剩一車寬。農貿市場里污水橫流,臭氣熏天,附近居民投訴不斷。
“我最怕的是下大雨,菜場地勢低,雨水涌進室內, 嚴重時積水齊腰?!彼貞?。
2018年,枝江市委、市政府把五柳樹市場改造建設項目列入“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投資2000萬元對其改造升級,硬件設施、功能配套、行業布局、劃行歸市、衛生條件等達到國家規范化市場要求。2020年,五柳樹市場引進管理服務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
如今,走進農貿市場,白色地板光潔锃亮,貼心的人性化設計隨處可見。在熟食區,統一安裝中央空調,店鋪掛裝紗門,櫥窗上加裝紗窗,食品衛生放心;在水產區,魚池上方安裝一圈20厘米玻璃擋板,擋住魚跳濺起的水花,地面干凈。市場還專門開辟農民自產自銷專區,附近菜農有了攤位,不再隨意擺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雷巍巍 通訊員毛曉娜)
當陽
南子巷變身網紅街
11月5日傍晚,當陽市城區南子巷。白墻黛瓦,景觀玲瓏俏皮,韻味十足。
老字號“盧婆婆米豆腐”店,小小的空間里人聲鼎沸?!案脑旌?,來南子巷游玩的市民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崩习鍙堒娒η懊?、動作麻利。
南子巷是當陽市中心的一條小巷,曾經這里坑洼不平,亂搭濫建,排水不暢,一點小雨就水淹腳背,被當地人戲稱為“水巷子”?!巴獾赜慰徒洺M虏?,東西是好吃,但環境太差?!睆堒娨恢迸沃∠锔脑?。
2021年4月,當陽啟動南子巷片區連片改造項目,對居住環境、沿街建筑、基礎設施等進行提檔升級,古老的南子巷迎來新機。
“不少網紅來店里打卡直播,生意好時,一天賣到近2000元?!睆堒娬f,年初,新南子巷開街,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趁著街面改造,張軍也將店面進行裝修,原本打算轉讓的隔壁店面也開了起來,賣燒苕皮、酸奶大麻花等網紅小吃。
沿著巷道前行數十米,鏤空燈柱古樸有致,方言地標詼諧幽默,“劉關張”等三國元素隨處可見?!皧塾纭睆V場上,市民們三三兩兩,或是拍照打卡,或是駐足休憩,怡然自樂。
“地上看不到垃圾,亂停亂放、延伸占道的現象也沒了?!迸b店店主小郭感觸頗深,今年上半年,街道組織議事會,她建議加強夜間照明,很快就得到落實。
“文明和諧的好環境來之不易,我們都很珍惜,也自發做好維護?!钡昙谊悥|說,門前衛生自己包,盡量不給環衛工添麻煩。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當陽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增強群眾獲得感、提升群眾滿意度的重要途徑。目前,該市已累計完成171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群眾1.2萬余戶,被評為“全省棚戶區改造先進縣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金凌云 通訊員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