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崗區改造老舊小區291個 惠及居民39959戶

和平佳苑小區一角居民種的盆景 通訊員供圖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近年來,伍家崗區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老百姓熱情高,參與度強,共同締造美好家園的理念深入人心,讓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開花結果。昔日“臟亂差”蝶變成“新凈美”;昔日居民牢騷滿腹,如今居民喜笑顏開……
據介紹,自2017年5月全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以來,累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291個,涉及1058棟樓,惠及居民39959戶6萬余人。
“三老”變“三寶”
和平佳苑綻芬芳
11月9日,記者走進和平佳苑小區,刷黑的道路、嶄新的健身器材、整齊劃一的方格式停車位、香氣撲鼻的盆景、面帶微笑的居民……如果不是抬頭看到了老房子,絲毫感覺不到這是一個老舊小區。
正在小區大構樹下曬太陽邊健身的周奶奶用了三個“沒想到”:沒想到,下樓就可以健身、曬太陽;也沒想到,老來不用爬樓,可以坐電梯;更沒想到,小區一夜間變化這么大!
她指著腳下健身器材處感慨道,這里以前都是居民搭建的房子,下樓出門要繞彎走,夏天,政府雷厲風行,樓上地下拆除了1700多平方米違建。
勝利二路社區黨委書記杜小君指著這棵構樹說,這里不僅是鄰里拉家常曬太陽的地方,也是居民議事的地方。小區大事小事,大家都在這里來發表意見,化解矛盾,解決難題,拉近鄰里關系。
“小區改造前,這里老物資局、金屬材料總公司、供電公司三個家屬樓之間有圍墻,互不相通。打通前,不要說停車,有些地方人都走不過去!老院子,無管理,到處是違建,隨處丟垃圾,野廣告滿墻貼……”提及昔日的環境,社區志愿者龐愛國直搖頭。
龐愛國回憶,為了做通幾個小院居民思想工作,社區書記牽頭,各個院子黨員干部帶頭,志愿者助力,挨家挨戶做工作,共同締造的意識增強了, 最后欣然同意“三院合一”。
合并后的大院還是一個“大雜燴”,于是,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同心協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居民志愿者的帶頭作用,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對昔日的“三老”小區精雕細刻。
“昔日垃圾角落變微型景觀了,違建處改成車位了,空中漫舞的電線不見了,煤氣管、消防管井然有序……”居民周明對老舊小區的改造贊不絕口。
杜小君介紹說,小區改造前有“三老”:人口老、房齡老、觀念老;如今,新小區有黨組織戰斗“堡壘”、有老構樹下“議事”及衍生的和諧鄰里關系,有“五位一體”的聯動管理,“三老”變“三寶”,和平佳苑綻芬芳!
化纖廠老小區
“逆齡”生長創奇跡
寬大的停車場、整齊的晾衣架、木質的涼亭條椅、曲徑通幽卵石小路、隨風搖曳的鮮花盆景……讓記者眼前一亮。
這哪里是老廠的家屬樓?完全打破了人們對傳統老廠區筒子樓、紅磚房、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的印象。
可不是,看一看宣傳欄化纖廠老小區改造前的照片,讓今年的你大跌眼鏡:污水橫流、棚屋遍地、垃圾成堆……典型的城中村形象。
在小區木凳曬太陽的化纖廠老員工覃家貴激動地說:“以前,兒子帶女朋友回來,她開玩笑說,沒想到,宜昌還有這樣的城中村。如今,兒子一家搬回這里一起住,兒媳婦夸小區環境逆生長,鬧中取靜,不僅停車方便,出門也非常便捷!”
“這里是老化纖廠職工宿舍,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房子,長期處于無人管的狀態,院子各種線路縱橫交錯,亂搭亂建隨處可見,山坡上常年有污水流下,小區雖然寬,但缺少規劃,車子亂停,雜亂不堪……”在小區涼亭休閑的76歲的杜文三奶奶感嘆,如今,小區的環境多好呀,舍不得搬家。
徐家壩社區黨委書記袁小豫介紹,老化纖廠小區充分利用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這一契機,發揮小區黨員干部模范作用,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積極性,共建共享共管,從強化基礎設施、美化小區環境、豐富小區內涵著手,提升“文明化纖”的靚麗容顏。
小區從細節著手,通過拆除違建、路面刷黑、圍墻美化、規范停車位、增設電動車充電樁、清理樓道雜物及衛生死角、整治野廣告等系列工作,如今,曾經臟亂差的老小區環境優美,管理有序,從“城中村”蝶變為“世外桃源”;居民文明素質提高了,志愿者層出不窮。
都市田園小區
敢與新樓比“顏值”
“2000多米的環形步道、30多個車位的立體停車場、彩色的休閑廣場、功能齊全的活動室、自動化的售賣亭……”在都市田園小區漫步的牟宗金自豪地說,誰再敢說我們是老舊小區?我們敢與新樓盤比顏值!
擴寬的道路刷黑后蜿蜒而上,路兩邊方格式停車位一字型排開,居民陳星買菜回來,坐在路邊新建的木凳上休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小區變得這么漂亮,陳先生有些喜出望外。他感嘆道,如今,小區與公園沒什么兩樣,路邊十幾米遠就有一個休閑椅,老人走累了可以歇息、青年人可以秀恩愛、一家人可以曬太陽;晚上,很多居民沿著環形步道跑步鍛煉。
“老舊小區停車難可以說普遍存在,也是困擾市民的一大難題,但都市田園小區集思廣益,因地就勢,創造性建設了立體式停車場,不僅化解停車難的問題,頂層還建了休閑廣場,居民可以跳舞納涼……”正在為休閑廣場涼亭刷給座椅防腐漆的周先生對小區改造成果驚嘆不已!
小區如此大的改觀,伍家崗街道桔城路社區黨委書記吳西蓉解密說,去年3月小區啟動改造計劃,居民熱情高漲,不僅提出了30多條改造意見建議,每戶還主動拿出共同締造資金支持小區改造,不到一個月就收到40多萬元共同締造資金。
“改造過程中,以居民需求為先,改造、創建雙管齊下;改造后,小區基礎設施完備、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居民文明素養躍變提升?!眳俏魅厝鐢导艺?。
創業容易守業難,有些問題集中整改容易,長效保持難。為此,社區凝聚各方力量,動員小區結對單位、下沉干部、四長兩隊、小區黨員參與到創建中來,把話語權、決策權交給群眾,讓群眾發揮主觀能動性,召開協商議事會協調解決小區治理中的難點問題。
社區成立了由掛點縣級領導、街道班子成員、社區書記為成員的綜合調度指揮中心,居民深度參與,主動作為,牢牢把握“靜態問題全面清零、動態問題有效管控”的目標,把“精細化”貫穿到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的全生命周期,結合“筑堡工程”場景打造和“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不斷拓展“微改造”“微場景”“微心愿”打造,讓曾經的衛生死角、“小區瘡疤”變成極具匠心的景觀小品。
伍家崗三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只是冰山一角,隨著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和“筑堡”工程的深入,伍家崗291個老舊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居民有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ㄈ龒{商報全媒記者王凌云 通訊員龔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