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店菜市場前施劃了非機動車停車泊位,做到停車有序。 胡金媚 攝
如何將道路狹窄、人流多、車流多的背街小巷進行有效疏通整治,是宜昌交警致力解決的重點民生問題之一。近年來,宜昌交警堅持疏堵結合、合力共治的原則,積極化解背街小巷的痛點、難點問題,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近日,筆者來到伍家崗區萬壽橋街道張家店社區,在縱橫交錯的小巷里看到,路面平整干凈、車輛停放及通行有序,占道經營現象不見了,處處顯現文明有序的新氣象。
“現在攤點清理了,道路也寬敞了,店門口停車方便了,到我店里買東西的人也更多了?!痹趶埣业瓴耸袌鼋洜I豬肉店的王女士高興地說。
張家店社區毗鄰宜昌三峽中心人民醫院伍家院區和萬達廣場,北至北山坡轉盤,南至夷陵大道勝利三路交叉口,居民小區多、背街小巷多,社區內有菜市場和幼兒園,車流量、人流量較大,早晚高峰期道路十分擁堵,給附近居民的出行帶來不便。
為解決張家店社區的擁堵問題,市交警支隊聯合伍家崗區住建局、區城管局、萬壽橋街辦、派出所、消防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對張家店社區交通組織情況進行調研,深入沿街商家、住戶進行宣傳走訪、收集意見。經多方征求意見,道路改造為東山大道進、夷陵大道出的單行道,和東山大道、夷陵大道聯通打通社區交通微循環體系。
張家店社區此前的多條道路沒有路名,現在很多道路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名字。交警部門還完善了片區交通設施,施劃交通標線661米,設置交通標牌12處,增設隔離護欄72米,加強了對車輛駕駛人的提醒和違法停車行為的抓拍。
停車位不足是造成居民隨意停放、占用消防通道的主要原因,針對既要方便停車,又要有序暢通的群眾訴求,宜昌交警聯合多部門將道路空間利用到最大化,在有條件的道路施劃了機動車停車泊位,在商戶門前也施劃了非機動車停車泊位,最大限度緩解停車難、行車難,在攤販流動區、廣場上設置了臨時停車位。同時,交警部門還聯系電力部門,增設了充電樁,解決電動車充電難題。
通過交通秩序協同治理,推進常態化管理,嚴查違停、占道經營等,張家店社區內的交通秩序明顯好轉。菜市場周邊道路早上堵車的場面很少見到了,擁堵路變成了“順心路”。(三峽日報 通訊員胡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