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新風破舊俗“一把尺子”量到底
“老柳,我這回想通了,盡孝要趁父母在厚養……我同意把父親葬到偏僻的地方去?!比涨?,經過秭歸縣磨坪鄉六家包村紅白理事會理事長柳于坤4次上門做工作,村民鄧伯伯終于同意將其父親的墳從自家農田遷出。
這是該村新一屆紅白理事會成立以來倡導“喪事簡辦、厚養薄葬”樹新風的一個縮影。兩年前,該村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推選了柳于坤領頭的新一屆村紅白理事會。理事會共7名成員,都是村民心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或鄉賢能人,老百姓都很擁護。作為服務群眾的公益性組織,理事會牽頭起草“村規民約”,將喪事簡辦、婚事新辦、厚養薄葬等婚喪新風納入其中,主動配合村黨支部推進全村殯葬改革工作。
2020年7月,村黨支部組織黨員群眾學習縣、鄉殯葬綜合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柳于坤瞬間找到了方向,他和理事會的成員一合計,主動請纓由紅白理事會推進殯葬改革工作。打那以后,拆除“活人墓”,整改“豪華墓”,落實新亡人員“三個一律”,柳于坤帶著理事會的一班人不厭其煩地入戶做工作,借助鄉、村召開“屋場會”、“清廉夜話會”,廣泛宣傳殯葬改革政策。為確保村內墓地規格符合要求,柳于坤專門自備一把卷尺,用來仗量墳頭和墓地規格。
柳于坤帶著這把尺子,和其他理事會成員一起,累計勸誡村民拆除“活人墓”20多座,丈量整改“豪華墓”5座,義務幫助新亡人員按照殯葬綜合改革要求實施殯葬10次,有力助推了殯葬改革工作,促進了鄉風文明建設。 “鄉村振興建設如火如荼,我們理事會要主動參與進來,要狠剎占用農田、建‘活人墓’、建‘豪華墓’的歪風,把規矩真正立起來,把超標的墳頭降下來,一把尺子量到底,把地給產業騰出來,給公路讓出來,讓村莊美起來綠起來?!绷诶ふf。(三峽日報全媒記者何寶喜 通訊員楊小曼 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