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操大辦、鋪張浪費、隨禮攀比……原本正常的人情往來,不知何時已成為普通群眾難以承受的“人情”負擔。聚焦人民群眾反映的“人情風”“人情債”問題,猇亭區將移風易俗當作重頭來抓,在全區倡導“紅事少辦、白事簡辦”。
古老背街辦積極謀劃指導,目前,紅港新村紅事館、桐嶺新村紅事館、七里新村紅事館均已投入運營。不用在社區搭棚子占用通道,不用請司儀樂隊吹拉彈唱,社區居民家有喜事,只要在社區登記后,都可以享受紅事館桌席優惠,解決了居民辦紅事無場所的問題,也很好地剎住了人情風。
云池街辦紀工委牽頭,成立督導組,不定期對各村、社區規范自辦酒席的情況開展督查,并對群眾舉報的線索認真調查核實,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切實營造風清氣正、文明節儉的社會發展環境。
虎牙街辦創辦“鄉風銀行”和“新風銀行”,成立“文明超市”,以戶為單位,將居民的一言一行納入“新風銀行”進行積分管理,實行以德積分、以分換物,居民主人翁意識逐漸增強。
截至目前,全區21個社區(居、村)都已成立紅白理事會,明確規定紅白事的辦理范圍、程序和辦理辦法,把酒席規模、人情往來等納入管理范疇,嚴格遏制鋪張浪費、相互攀比。同時,把禁止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納入村規民約,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導村民主動轉變觀念,改正不良觀念和陳規陋習。
近年來,猇亭區各街辦、各單位還利用宣傳車、黑板報、宣傳欄、顯示屏、公益廣告、網絡媒體等形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活動,文明新風日漸深入人心。(三峽日報全媒記者孫紅亞 通訊員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