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松,我家堂屋里的電燈不亮了,燈泡是好的,估計是電路出了問題,你能過來幫忙檢查一下嗎?”1月12日早上,天氣寒冷,退休在家的遠安縣供電公司花林供電所原臺區網格員路爾松正在吃早飯,就接到了花林寺鎮衛家崗村一組居民陳大明的求助電話。
掛了電話,路爾松立即攜帶電工包,騎上摩托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趕往陳大明家。寒風凜冽,騎車趕路的路爾松冷得接連打了幾個噴嚏。
10分鐘后,路爾松趕到了陳大明家?!疤鞖馓淞?,先來烤烤火?!标惔竺骼窢査傻母觳舱f。
“大明,別客氣,先維修電路?!甭收娴穆窢査深櫜簧虾?,徑直來到出現電路故障的堂屋,拿出電筆、電工刀等工具忙乎起來。不到一刻鐘,房間的燈泡就重新亮了起來。
看著亮堂堂的屋子,陳大明十分開心。他說,雖然路爾松退休了,不再承擔室外線路上的維護工作了,但大伙家里的電線出了故障,安裝電燈等室內的電工活,還是愿意找路爾松幫忙。
花林供電所黨支部書記、所長張舟介紹,路爾松從事山村供電保障工作35年里,用腳步丈量了28萬公里山路,清理樹障10萬多棵,幫村民修理線路2萬多次。他雖然退休了,只要群眾家里的電路遇到故障找到他,他都樂意幫助,始終不忘一名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初心,為群眾送去光明和溫暖。
受重托,學電工,一生敬業不打折
路爾松在農戶家中檢查電線線路。
1987年,遠安縣花林寺鎮鳳陽村要改變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村級電網。時年25歲的路爾松在村干部和鄉親們的眼里為人真誠、辦事靠譜。于是,受村委會和鄉親們的重托,路爾松到宜昌學習電工知識和操作技術,結業后成為了一名農電工。1997年之后,他應聘到遠安供電系統,成為一名基層電工。
遠安縣素有“小林?!敝Q,森林覆蓋率76.69%?;炙骆偟靥幋蟀蜕接嗝},境內最高峰百里荒海拔1297.1米,全年降水量充沛,叢林植被生長繁茂,群眾居住分散,通往各農戶的電線便架設在綿延起伏的群山間。
在職期間,路爾松作為山區電網中的一名臺區網格員,平日里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保證送電線路通道暢通,防止樹木過高影響線路安全。
張舟介紹說:“為了送電安全,保障鄉親們正常用電,路爾松不怕吃苦,幾乎每天都扎在巡線路上。憑著這股子韌勁和愛崗敬業的態度,在他負責維護的連綿數十公里的山區送電線路上,幾乎看不見一處樹障,更未曾出現過因為樹障問題導致臺區線路跳閘影響居民用電的情況?!?/p>
剛進花林供電所時,所里給每人劃分負責的區域范圍,其中安寧臺區地處偏遠,山陡林深,大家提及都會“色變”,沒人愿意去。關鍵時刻,路爾松主動申請將該片區域劃入自己服務的范圍,“第一次去這個臺區巡線,由于不熟悉路,林深葉茂,太陽落山時還在半山腰爬行。直到退休時,這個臺區群眾的供電一直是我負責保障?!?/p>
2019年,單位推行安全風險管理系統,臺區網格員通過這個系統在手機上自行操作派工,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保證作業人員在開展工作時的人身安全。但對于年近花甲的路爾松來說,短時間內要掌握這個系統有一定的難度。
“困難才是檢驗一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試金石’?!睆堉壅f:“路爾松沒有以年紀大為借口,連續兩周每天不間斷學習,并找年輕的同事學習使用方法,一條條詳細記錄在本子上。最終,他成了所里第一個掌握該系統的人,各種派工單、各項安全措施均能熟練填寫。同時,路爾松還發動自己電工組的其他成員隨他一同學習,把已經學會的內容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p>
2022年1月,路爾松從花林供電所臺區網格員的崗位上退休。至此,他在這條送電路上艱難地跋涉了35年,每年走的路程有8000公里。
劈荊棘,躲野豬,面對困難不退縮
路爾松在叢林中清理樹障維護送電線路。
路爾松的同事張仁雄說:“農村電工每逢巡線,各種倒刺橫生的荊棘就會把衣服、鞋子劃破,一旦遭遇雷暴和雨雪天氣線路跳閘或斷線,為盡快查明原因恢復送電,翻山越嶺查看故障段各基桿塔及線路情況,干糧就白開水是家常便飯。干這樣艱辛的工作,路爾松能堅守30多年,直到退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路爾松保障的這條線路跨過溝壑,越過山脊,沿線都是叢林、荊棘、森林,最險的要數蔡家坡、丁家崗、陳家灣,山勢陡峭,滿地荊棘,夏秋季節蛇蟲出沒,春冬時節陰濕路滑。有時還會遭遇毒蜂、野豬的攻擊,要維護好送電線路十分艱辛。
為了在叢林里開辟一條送電通道,路爾松隨身攜帶的帆布挎包里總是備有砍刀、鋸子、望遠鏡、清涼油、干糧。由于長期冒雨和在陰冷潮濕的森林里巡線,身體忽冷忽熱,飲食無規律,路爾松得了風濕病、胃病、關節炎等疾病,一到天氣變化或不能按點吃飯,全身就隱隱作痛。
一次雨后,路爾松在深山叢林里砍掉一棵影響送電安全的樹木時不慎滑倒,右手掌接觸地面時,韌帶被灌木扎穿,至今落下后遺癥,小手指成了畸形,每當用力過度超過韌帶伸縮范圍時,便劇痛難忍。
2008年初,大雪紛飛。路爾松在鳳陽村四組陳家灣一處懸崖邊清除電線上的積雪時,不小心一腳踏空。緊急時刻,他抓住一棵小樹才沒有跌下懸崖,但造成右手手腕骨折。
如今,路爾松提及這次險情仍然感到后怕,“當時,大雪造成我負責保障線路的電線積雪較多,幾處電線都斷了。為了搶險,供電所停止了供電,我組織人員將中斷的線路恢復后,又馬不停蹄地趕到積雪較厚的幾個地方,清除電線上的積雪,保障鄉親們大雪天里用電無憂。那天,我手持竹竿清除電線上的積雪,注意力完全在天空,突然感覺到一腳踏空了,本能地往地上一抓,幸好抓住了一棵小樹,才幸免于難,嚇得我一身冷汗,右手腕著地時造成了骨折也渾然不知。當我休息一會兒,緩過神再去除雪時才感到右手無法使力,手腕腫得厲害?!?/p>
這次遇險負傷,是路爾松休息時間最長的一次,但出院后的第二天他又回到了巡線路上。
2021年7月的一天,路爾松在衛家崗村的一座山頭巡線時,突然聽到叢林里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他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只見灌木林中枝丫搖曳?!笆且柏i……”路爾松心里閃過這一念頭,他趕緊爬上身邊一棵杉樹,頓見幾頭野豬從樹下竄過。
巡線35年來,路爾松遭遇的類似險情還有很多,雖然感到緊張和害怕,但他卻從未因害怕危險而退縮。他說:“我有30年的黨齡,不能忘記了初心使命,干一行就要愛一行,愛一行就要干好一行?!?/p>
為群眾,辦實事,用心用情不后悔
路爾松在巡線中。
在路爾松的“詞典”里,從來沒有節假日一說。為了給服務片區群眾正常供電,及時排除電路故障,35年來除了出遠門參加女兒婚禮外,他的足跡僅限于遠安縣境內。
“幫助群眾是為黨做事,為黨做事就要多用心?!甭窢査烧f,他特別熱愛自己的工作,為干好這份工作雖苦也甜,因為鄉親們在盼著他、等著他。
花林寺鎮鳳陽村四組70多歲的崔天忠老人說,路爾松細致入微地幫助群眾是出了名的,在大家眼里,他就是個“活雷鋒”。
每次到臺區巡視,路爾松就順便到當地留守老人家里幫忙查看電費余額,幫助繳納電費;有的老人居住地偏僻,來回1個多小時,晚上家里電表燒了,路爾松接到求助電話二話不說,騎上摩托車就去老人家中更換電表。每次到村民家修復線路,路爾松都要仔細查看電表接線是否纏繞,布局不合理、不美觀的都會拿出工具來整理,還不忘清掃電表盒子外的灰塵、蜘蛛網。
路爾松點開手機通訊錄說:“這795個電話號碼中,只有5個電話號碼是親人的,其余全是鄉親們的電話號碼。大家遇到用電方面的困難,只要打電話給我,我都會盡全力去排憂解難?!?/p>
2019年4月的一個上午,路爾松的腰椎盤突出動彈不得,躺在床上休息。三孔村一組孫賢梅家里沒有電了,打電話請路爾松幫助排除電路故障??紤]到孫賢梅家里沒電了十分著急,路爾松吃了兩片止痛藥,忍著病痛步行去孫賢梅家檢查停電原因。
經過一番檢查發現,是由于電力負荷大了,致使漏電保護器被燒毀,造成停電。路爾松給孫賢梅安裝了一個新的漏電保護器,恢復了供電。
作為臺區網格員,每月有客戶投訴率、電費催繳等考核任務。每逢月底,各家情況可把路爾松急壞了:有的村民家里要打玉米面,電磨得用電;有的農戶家里母羊產了仔,保溫燈得用電;天氣干旱少雨,各家各戶的水田急需抽水灌溉,泵機也得用電……電量上去了,電費余額少得快。
由于部分村民忙了生產,卻忘記了繳電費,透支了信用額度,電表就“停擺”,這時候催繳電費壓力就大。指標完不成扣錢是小事,耽誤了村民生產,造成經濟減產才是要緊的事,路爾松便騎著摩托車翻山越嶺,挨家挨戶提醒大家繳納電費。有的群眾一時經濟拮據,繳不上電費的時候,路爾松就幫忙墊付。
鄉親們說,“路師傅大老遠地上門提醒大伙繳納電費,回回方便大家,搞得我們都不好意思噠,不支持他的工作就更不好意思?!本瓦@樣,多年來,路爾松負責的14個臺區的電費催收工作一直是單位里做得最好的。
憑著對工作的一絲不茍,對百姓的用心用情,路爾松服務的14個臺區連續十年客戶零投訴、電費零欠繳、線損率控制在7%內。路爾松先后被中國電力報評選為“十佳最美電力人”,并獲得省市電力系統“優秀供電臺區管理員”“農村電費代收工作推進先進個人”“百佳網格員”等榮譽。(三峽日報全媒記者龔昌俊 通訊員朱麗君 周鑫玉)
對話
奉獻很快樂!
——記者訪“光明使者”路爾松
一人辛苦,方便鄉鄰。采訪路爾松,不善言辭的他多次提及,能35年如一日堅守在護線送電的崗位上,退休了發揮余熱,堅持為鄉親們送去光明和溫暖,感到很快樂。
記者:當了35年的電工,連出遠門的機會幾乎都沒有,后悔不?
路爾松:我當一名電工,服務的對象是鄉親們,每當大伙打電話請我去為他們排憂解難,感到自己能為大家服務,受大家歡迎,很有成就感。沒有機會出遠門,是因為工作的確繁忙。要想把工作干好,為群眾搞好服務,必須做到隨喊隨到。因此,干自己特別愿意干的工作,十分開心,一點都不后悔。
記者:這份工作給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記?
路爾松:要說印記,就是幾次在巡線路上受傷后,留下來的后遺癥。一次巡線時在懸崖邊上摔跤后,造成右手腕骨折,如今右手腕有了骨質增生,每逢天氣變化就疼痛難受。一次在砍樹障時滑倒在灌木叢里,右手掌觸地,小拇指的韌帶受傷,使小拇指成了畸形。不過我心里并不感到痛苦,因為在野外作業,受點外傷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更多的是收獲,收獲了鄉親們的一份份信任。
記者:鄉親們為何那么信任你?
路爾松:鄉親們信任我,是因為在為他們服務的時候,我盡心盡力。每次接到群眾的求助電話,我都會及時趕過去解決,當天受理的求助,當天就去處理,從不隔夜。同時,鄉親們請我上山服務時順便幫他們采購一些生活物資,我也從不推諉,樂意幫助。
記者:同事們說你工作上很“潔癖”是怎么一回事?
路爾松:在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中,常年工作在一線的電工總是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我在工作時容不得一點瑕疵,清理樹障時,線路通道上哪怕有一點小樹木,我也要一次性清除掉,避免帶來安全隱患。此外,在群眾家里做維修服務,我都規范操作,力求安裝的線路美觀,工作結束前,把電表一并擦拭干凈。
記者:你退休了,鄉親們為何還找你維修室內的線路?
路爾松:這么多年來,我對鄉親們有過一些幫助和服務。我退休了,大伙家里的線路出現故障還找我解決,說明大家對我過去的服務表示認可。雖然退休了,不能再做巡線工作了,但鄉親們室內的線路故障還是可以幫助解決的,我也愿意發揮余熱,為鄉親們多做一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