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典范城市是城市的名片。為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夷陵公路圍繞“三服務”,推進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服務發展
讓每一條公路“閃靚作證”
2021年12月21日,省道宜興線上的養護工人正拿著水噴槍和拖布清理鋼波欄上的污垢,沿線清掃路面、清理邊溝、鏟除路肩堆積物。
“宜興路是夷陵區路網的重要干線,也是一條旅游路,更是一條經濟大通道,大型運輸車輛頻繁往來,為確保公路環境,養護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提高作業頻率,采取‘人工+機械’的方式,第一遍人工清理頑漬,第二遍機械加強保潔,做到養護全覆蓋、無死角?!币牧陞^公路中心養護股股長張宜正在宜興路現場指導工作說道。
近期,夷陵公路聚焦主業,開展專項路域環境整治活動,特別是加強城市出入口通道及旅游公路的日常保潔,抓好細節、做好整改,確保暢安舒美的路域環境,助力創建典范城市,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和功能品質。
據了解,近一周,公路中心共計投入133臺班、675人次,清掃路面914公里,清洗鋼波欄75公里,清理堆積物198公里,清理綠化帶約10000平方米,相比平時日常養護,工作體量增加了近40%。
服務群眾
哪里不平哪里就有“公路橙”
2021年12月22日晚8點,小石路黨校附近施工機械來往穿梭,熱氣騰騰的瀝青讓冬日的夜晚也火熱起來。為不影響交通,20多名公路人正在連夜搶修路面。
小石路起于小溪塔、止于石門村,因靠近城區,車流量大,在接到群眾反映路面出現多處破損情況后,區公路中心立即行動,投入24噸路面修補料,8小時高強度施工修補近400平的坑槽。23日清晨,小石路以平順、整潔的嶄新面貌迎接早高峰的到來,讓群眾第一時間感知到一座城市的發展脈搏。
文明典范創建過程就是順民心、解民憂的過程。夷陵公路始終圍繞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感,不斷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積極回應群眾期待,每季度進行“紅黑榜”評選,查缺補漏,補齊短板,形成各鄉鎮比學趕超的管養氛圍,極大提升農村公路面貌。
服務城市
“公路橙”轉身“志愿紅”
“公路橙”華麗轉身為“志愿紅”,夷陵公路近80名黨員干部涌現在社區、街邊和公交站臺,按照“全員下沉+定員定崗”模式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用自己的行動服務城市創建。
“您好!我們是公路建養中心創城文明志愿者,這是‘愛文明宜昌,做文明市民’倡議書。您對創建工作還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嗎?”2021年12月21日晚,夷陵公路志愿者們組成5支小分隊,利用晚上時間在興安社區所屬公路小區、街辦宿舍和四星苑小區居民家中挨家挨戶開展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入戶宣傳,發放倡議書200余份,講解創典范城市應知應會,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居民紛紛表示,文明城市,有你有我,要爭當文明市民,一起為創典范城市增光增彩。
第二天天還沒亮,公路志愿者們又已經身穿紅色志愿服裝,手持掃帚、垃圾鉗等工具,分組在平云一路、夷陵體育館等4個BRT站臺維持候車秩序,引導乘客依次上下公交車,保證站內無吸煙、不戴口罩、翻越護欄等不文明現象。(通訊員楊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