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法治底蘊 傳承文明精神
本網訊(通訊員李丹)“家住青山下,門前芳草多。秭歸通遠徼,巫峽注驚波?!边@是一個高峽平湖皆詩意的地方。在這里,有一支由47名干警組成的“秭歸檢察龍舟隊”,他們上下一心、奮力拼搏,在壯麗的峽江上劃出一道絢麗的浪花。
近年來,秭歸縣人民檢察院緊盯縣委中心大局,以思想破冰為基礎,以品牌創建為牽引,以隊伍建設為保障,以爭創“全國文明單位”為抓手,“起跑即是沖刺”,力促檢察工作質效全面提升。該院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省文明單位”“全省青年文明號”等榮譽,多次被評為“全市文明單位”。
強化政治引領,舞好文明創建“旗幟”
“我是黨員還是老村支書,這個‘頭’我來帶。治理排水渠是我們大家的事兒,一杯茶、一頓飯都是我們的心意?!?022年9月27日,三墩巖村共同締造屋場會現場老黨員鄧中見說道。前期,該院多方爭取資金10萬余元,聯合村“兩委”成功解決村民難題。日前,困擾村民一年的排水渠已經竣工驗收。
這是共同締造的生動實踐,更是黨建引領聚合力的一個縮影。該院開展“跳出檢察看檢察,我為發展做什么”的大討論,迅速凝聚“身在山區,心向大海,小院也有大作為”的共識,確定爭創“全國模范檢察院”“全國文明單位”目標。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文明單位創建中的領導作用,以聯系社區為載體,立足檢察職能,踐行群眾“點單”,我們“接單”的服務模式,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件。疫情防控期間,全院干警下沉社區,組織居民全員核酸檢測5萬余人次。全力推進“共同締造、筑堡強基”,加快“黨建+文明創建”深度融合,切實發揮黨員在創建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把準航向方能行穩致遠。該院堅持創新理論宣講形式,積極引導全院干警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工作安排,結合屈子學堂、周四夜學、“以政治說辦案、講工作”、青年干警案例研討等內容,扎實開展學習研討,筑牢文明創建思想根基。
躬耕主責主業,揮動文明創建“船槳”
“某養豬場存在糞污直排的情況,污染當地生態環境”“部分地方存在生活垃圾亂堆、亂焚燒等問題,影響了周邊居民生活環境”……該院招募的21名“益心為公”志愿者在不同崗位履行監督職責,提供公益訴訟線索。
環境美不美,生活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該院緊盯服務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強化生態文明教育,組織干警進社區、進村落開展法治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在擴大公益訴訟案件線索來源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群眾環保意識和法治意識。延伸法治服務觸角,進一步完善“公益訴訟隨手拍”等功能,履行檢察職責,助力精神文明建設。
干群齊劃槳,方能行快船。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群眾支持。該院堅持以“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成效檢驗文明創建成果。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爭取排洪溝治理、集雨場修建項目資金60余萬元,共同締造工作經驗獲縣委書記批示并推廣至全縣學習。扎實開展司法救助、公開聽證、秭歸臍橙品牌保護等一批為民實事。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審慎辦理涉營商案件,及時為企業紓難解困,進一步夯實文明創建法治根基。
堅持守正創新,敲響文明創建“鼓點”
“檢察官,我有個事情想咨詢您一下……”在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現場,小晴(化名)的奶奶找到了檢察官。經了解,小晴父母協議離婚,約定孩子跟隨父親一起生活,母親不支付撫養費。后小晴母親再婚生女與她鮮有聯系,父親常年在外打工與她交流較少。面對家庭困境,小晴漸漸患上了抑郁癥,還曾有過多次自殘行為。
“沒想到一場志愿服務活動不僅實現了普法效果,更挽救了一個家庭?!蔽闯赡耆藱z察官宋俏說道。經過該院多方協調,這起追索撫養費民事糾紛案獲成功調解,小晴的母親自愿承擔其生病之后的治療費用1萬元,并當庭付清,之后每月支付小晴撫養費800元。更重要的是,母女關系開始緩和,重新尋回母愛的小晴,臉上逐漸綻放笑顏。
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不僅體現著社會文明風氣,更彰顯著法治文明水平。該院持續做優“橙愛”青少年法治志愿服務品牌,開展“法治進校園”志愿服務活動40余場次,聯合公安、衛健、教育等多部門召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座談會,成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中心,織密織牢學生防護安全網,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良好環境,持續推進“文明創建+檢察業務”縱深發展。未檢動漫法治課獲全國檢察機關“法治進校園”精品網課評選二等獎,“橙愛”志愿服務項目獲全縣第二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及創意獎。
砥礪奮進正當時,風勁揚帆逐浪高。秭歸縣人民檢察院將錨定爭創“全國模范檢察院”“全國文明單位”目標,踔厲奮發、求索精進,持續深化文明創建工作,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斷譜寫檢察事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