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于5月30日公布,其中80、90后,甚至95后的青年身影,逐步在榜中占據重要一席,他們用擔當描繪青春色澤,更用青春敘寫擔當內涵。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既是黨對青年一代的希望,也是當代青年不懈努力的方向。廣大青年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培養和踐行擔當精神,在民族復興的大潮中挑起大梁、書寫華章。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戰場”成為青年成長的“檢驗場”。以80、90后為代表的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挺身而出成為抗疫志愿者的主力軍,展現著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在新時代國家建設的浪潮中,廣大青年秉承家國情懷的大局觀勇立潮頭,沖鋒在國防安全、科研攻關、基礎建設醫療保障、社會服務等各條戰線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揮灑青春、貢獻力量。
這一季度的“中國好人榜”上,無論助人為樂陪伴失明老人20余載的“小拐杖”常皓,還是危急時刻英勇跳海救人的浙大學子呂詩雨;無論投身養老事業用愛陪護百名老人的創業青年康軒浩,還是疫情期間駐守城市“后防線”的90后抗疫先鋒朱國棟……他們無不是用責任與擔當,詮釋著青春的意義。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即使猶如螢火,也可以照亮一角。每個青年都是社會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螺絲釘”。在社會需要的時候,無數青年沖鋒在前;在國家需要的地方,無數青年埋頭苦干。他們有蓬勃朝氣,更有浩然正氣。
只有為人民作出貢獻的青春,才能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迫切需要的就是這些優秀青年身上所體現出來的迎難而上、勇往無前的擔當精神。(福建文明網 陸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