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優良天數明顯增多,黑臭水體明顯減少,長江兩岸越來越靚,江豚追逐戲水頻現……宜昌64歲的攝影愛好者楊河說,最近幾年鏡頭里的長江給他的驚喜不斷。2014年,楊河第一次拍到了一度從人們視野中消失的江豚。2019年10月開始,可以拍到江豚在不同場景戲水逐浪。當“長江精靈”在江面歡快地追逐跳躍,十年堅守,終于交出了一份美麗答卷。
湖北扼守長江中游,坐擁長江干線最長徑流里程,被稱作“長江之腰”。十年來,湖北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始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美麗湖北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作為長江流域重要水源涵養地、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守護生態安全,確保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是湖北必須扛起的政治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5次考察湖北,察看長江生態環境、調研企業創新發展等,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從“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再到“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為發展長遠計、為子孫萬代謀的歷史擔當。堅持全國一盤棋,繪就水網建設“世紀畫卷”;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壓實全流域省區市黨政主要領導責任;我國第一部流域的專門法律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鄙鷳B治理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大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長江保護、生態治理、污染防治,面向的正是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的美好期盼。湖北實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騰退長江岸線,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每一項事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宏大舉措背后,都有無數具體、細微的問題需要解答,都需要統籌推進、系統謀劃?!瓣P改搬轉”中的矛盾化解,漁民上岸后的生存安置,岸線的科學保護與合理開發,企業發展的綠色轉型,每一個難題求解的過程,都是我國制度優勢的有力印證。
“堅決守住流域安全底線”“堅決守住生態和糧食安全底線”,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重要內容,也是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底線要求。牢牢扛起生態大省的政治責任,始終從“國之大者”的高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讓長江大保護成為荊楚人民的自覺行動,成為湖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自覺追求,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變成人民群眾的民生福祉,才能真正做到對江河負責、對人民負責。(湖北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