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疫情聯防聯控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關鍵防線。疫情形勢越是吃緊,越要整合資源力量,夯實基層基礎,筑牢群防群控的銅墻鐵壁。
一座高樓大廈,必有堅實的基礎。
此輪疫情防控中,我們見證了在“共同締造”理念指引下,基層社區以小區為單元“各自為戰”的高效應對。由居民自發捐款建起的“核酸小屋”,由志愿者上崗的核酸檢測員,居民自發成立志愿服務隊,“社區微腦”與“城市大腦”對接的強大智慧功能……
可以說,從核酸檢測到流調溯源,從居家隔離到物資保供,從卡口值守到聯防聯控,防控環節的“每一步”都走得穩、跟得上,確保實現“最后一米”的完整閉環。
基層治理看似小事,實則“國之大者”。它不僅是疫情防控等應急管理的不二法門,也是城市常態運行的關鍵基石。此次基層一線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驗證了宜昌實施“筑堡工程”以及創新基層治理體系帶來的治理能力的躍升。
新一輪疫情傳播隱匿性更強、速度更快、范圍更廣,防疫工作千頭萬緒,面臨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發揮“筑堡工程”和基層治理體系創新的效能,聚焦薄弱環節,補齊漏洞短板,把各項保障措施落實到基層,把問題想得再多一些、做得再細一些、抓得再實一些,真正下足“繡花”功夫,筑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嚴密防線。以快制快,在最短時間內戰勝疫情。
疫情防控,防的是病毒,護的是百姓。公眾的呼聲與訴求,就是我們調整優化抗疫政策的基點。要進一步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從群眾視角出發,對接好群眾意愿和需求,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不動搖、不走樣。同時,進一步保障好隔離人員的生活必需品供應、有基礎性疾病人群的看病就醫需求,做好特殊困難群眾的幫扶救助,加強老年人等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種等各項工作?;鶎右咔榉揽匾欢〞颉皽囟取倍兊酶佑小傲Χ取?。
疫情防控從來都不是獨立成章,既關乎城市宏觀經濟社會發展,又涉及百姓衣食住行用;既要在戰略上做到統籌兼顧,更要在戰術上實現基層治理單元的“各自為戰”。說到底,防疫面前,誰都不是局外人和旁觀者,防疫“一盤棋”還需基層末梢各個環節的履責與配合。
無論是“戴口罩、不扎堆、一米線”,還是居家隔離,都是為了盡快結束疫情,使人們盡早回歸如常煙火生活。
病毒沒有消失,生活也在繼續。迅速撲滅疫情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人們正常生活的擾動,這才是“長周期、常態化、陣地化”疫情防控的真諦。當然,這離不開“不誤砍柴工”的基層基礎工作。
濱江公園里,情侶們正享受落日的浪漫;玩滑滑板的孩子你追我趕;籃球少年甩出的汗水閃著亮光,夷陵大橋的大屏下,有人沉浸世界杯的激情里……令人欣喜的是,這依然是當下的城市煙火,是絕大多數宜昌人的日常。(三峽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