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各地陸續開啟“兩會時間”,曬民生賬本,對民生清單,察民生需求成為重點。
老舊小區環境整治、新建公立幼兒園、完善非機動車道……翻一翻各地2022年民生賬單,事無巨細,都是當地老百姓關切之事。再看一看成效如何,“兌現了”“做到了”,是不少代表委員的感慨。民生清單的完成度體現著民生工作的含金量。對老百姓來說,清單的每一項,都對應衣食住行、育教醫養,對應最迫切、最真實的需求,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安危冷暖。
民心所向,憂之念之。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四川,在調研農村廁改、污水處理、醫療保障等問題時叮囑當地同志:“老百姓的事,要實實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睘槿罕娹k事,重在實,難在實。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好大喜功的政績工程,與群眾的需求背道而馳,群眾當然不會買賬。不要小看“一件事”,民生的溫度恰恰是由一件件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小事組成。一件疊加一件,才有民生厚度。
一諾千金,行勝于言。不管事大事小,事難事易,關鍵是有沒有持之以恒地干,有沒有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有沒有克服困難最終干成。在各地的“兩會時間”里,2023年新的民生承諾備受矚目,接下來也將接受時間的檢驗。漂亮的清單不在于許諾,而在于兌現。把民生實事變成民生現實,才能讓人民群眾更加信服、信任。以“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執著和韌勁,一步踩著一步走,一錘接著一錘敲,就能用實際行動書寫出令人民滿意的答卷。(湖北日報評論員 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