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宜昌市委宣傳部
關于發布“宜昌楷?!鄙习袢宋锏臎Q定
(2022年3月14日)
經各縣市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各有關部門申報推薦,市“宜昌楷?!痹u委會評選,市委宣傳部部務會討論通過,決定授予宜昌市曉曦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聶紅麗等5人 “宜昌楷?!睒s譽稱號。具體名單如下:
1. 宜昌市曉曦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聶紅麗(女)
2. 遠安縣洋坪中學教師 張清梅(女)
3. 西陵區西陵街道土街頭社區居民 吉官兵
4.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農村福利院院長 劉小恩(女)
5. 宜都運機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冷作工段班組長 徐洋
附件:“宜昌楷?!鄙习袢宋锸论E簡介
中共宜昌市委宣傳部
2022年3月14日
附件:
“宜昌楷?!鄙习袢宋锸论E簡介

聶紅麗和公司培育的柑桔新品種
1.聶紅麗,女,宜昌市曉曦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2011年,聶紅麗放棄在北京的穩定工作,回鄉成立曉曦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專注于柑橘新品種研發、栽培技術創新推廣。創業十余年來,她帶領公司團隊與華中農業大學開展“校企合作”,完成“柑橘良種繁育”等多項科研項目,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型專利及“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她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帶領公司為宜昌提供柑橘苗木56.8萬株,接穗79.5萬芽,篩選出適宜本土主栽品種3個,年生產苗木100萬株。她積極推動柑橘品改和試驗示范,帶動全省柑橘品改10萬畝以上,幫助柑農畝產增收2000多元。她連續6年擔任省、市、區三級科技特派員,成立全國首家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室,開展培訓500余場,輻射柑農2000多戶。聶紅麗扎根鄉村,以科技創新助農惠農,先后被授予全國巾幗新農人、湖北省優秀科技特派員、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等稱號。

2.張清梅,女,遠安縣洋坪中學教師。2013年大學畢業后,張清梅來到遠安縣洋坪中學任教。學校不少孩子是留守孩童而且家庭困難,她將全部心思用在學生身上,休息時間經常去家訪或與孩子們“聊天”,在談心過程中捕捉孩子們的“小心思”,并根據實際來“搭把手”,被學生親切地稱為“知心姐姐”。2016年,張清梅查出患有甲狀腺癌,醫生建議盡快手術。此時正值中考沖刺期,她毅然推遲手術時間,陪著學生們中考完才去手術,開學前又不顧勸阻重回講臺。從那時開始,她每月要去市里復診,每天堅持服藥。常年抗癌的艱辛及路途的奔波從未打消張清梅對鄉村教育事業的熱愛,她多次拒絕學校給她減輕工作量的安排。2018年她放棄調往縣城的機會,繼續堅守在鄉村中學。執教以來,由于教學成績突出,張清梅多次受到市縣嘉獎。學習強國、中新網、光明網、湖北日報等多家媒體先后報道張清梅身患癌癥仍堅守講臺的感人事跡,曾獲評“宜昌好人”。

吉官兵(右)帶著董德貴(左)老人散步
3.吉官兵,西陵區西陵街道土街頭社區居民。1984年,18歲的吉官兵來到橋邊鎮做工,借住在41歲的董德貴家中。董德貴是一名未婚獨居的聾啞人,見吉官兵務工辛苦,他每天幫忙洗衣做飯,照顧生活起居。兩人互相依靠、感情漸深,后通過公證成為合法父子,從此吉官兵下定決心要像親兒子一樣照顧董德貴。妻子被吉官兵的情義打動,婚后和丈夫一起承擔起照料老人的任務,兩個女兒也把董德貴當作親爺爺一樣孝敬。經濟條件改善后,吉官兵建起二層小樓,把一樓最寬敞明亮的房子給董德貴??;老人生病,他及時送醫并放下生意每天貼身照料……2019年,董德貴患上了老年癡呆,脾氣變得暴躁還多次迷路走丟,吉官兵和家人卻從不嫌棄,反而更加悉心照料。如今已78歲高齡的董德貴樂觀開朗、精神抖擻、干凈整潔?!澳銥槲蚁匆伦鲲?,我為你養老送終”。為了一句承諾,吉官兵已堅持37年,演繹了一段沒有血緣關系卻勝似父子的親情故事,感動著街坊四鄰。

劉小恩(右)喂老人吃飯
4.劉小恩,女,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農村福利院院長。2004年,剛滿25歲的劉小恩來到龍舟坪鎮農村福利院工作。18年里,她細心照顧過300多位老人,陪伴80多位老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歷程。她以院為家,平均每年在崗超過340天,幾乎每個春節都在院里度過。她是福利院的“十項全能”:做過炊事員,全院100多號人,誰需要病號飯、誰需要送飯上門,她了然于胸;做過藥品管理員,老人們什么時間吃藥、吃什么藥,全都記錄在案,沒有出現過一次差錯;做過保潔員,在她的細致打理下,院內外環境干凈亮麗……一有時間她就主動找老人們談心,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慮、所盼她都牢記在心。2017年擔任院長后,她成立老人藝術隊,開展文體活動,豐富老人們的精神世界;她動員大家發展院辦經濟,在健身強體、聯絡感情的同時也增加了創收。劉小恩數十年如一日、待老人如親人,曾獲評全國“孝親敬老之星”“長陽楷?!蹦甓热宋?。

5.徐洋,宜都運機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冷作工段班組長。自2009年進入公司以來,徐洋長期在生產一線摸爬滾打。他熱愛工作,勤于鉆研,針對公司產品焊接工藝的不足,探索提出了改進殼體焊接工藝、制作專用殼體平臺夾具的建議,有效提升了焊接質量和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為公司帶來了顯著效益。他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公司新產品“生物質混料螺旋錐卸料倉”試制工期緊、要求高,他連續半個月吃住在車間,從圖紙的消化、工藝的熟悉到過程的控制、試車的準備,他都心中有數,有條不紊,圓滿地完成新產品試制任務。他能帶隊伍、敢打硬仗,經常組織團隊成員學習研討技術、集思廣益攻克難題,他所帶領的班組是公司月均產量最高、人均效率最高、一次交檢合格率最高的班組,被譽為生產一線的“尖刀班”。徐洋用自己的勤奮敬業、進取創新彰顯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精神風貌,曾獲評宜昌市“最美職工”、“宜都楷?!?、宜都市“金牌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