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就在身邊。近日,中共宜昌市委文明辦發布2022年9月“宜昌好人”名單,劉建群等人上榜。
據了解,從2014年初開始宜昌市開展了以“做宜昌好人當道德模范”為主題的“宜昌好人”推薦評選活動。此次活動,經各縣市區、各單位層層推薦及網友推選,產生了各類別“宜昌好人”,本月宜昌好人分別是:
一、助人為樂
劉建群 湖北三峽技師學院退休職工
吳林寶 湖北秭鄂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承相 宜昌市五一七面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聶傳文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牛莊鄉橫茅湖村村民
二、見義勇為
晏政法 夷陵區黃花鎮新坪村二組村民
譚勁松、鄭奎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村民
三、敬業奉獻
田瑞雪 宜昌市殯葬管理所殯儀服務中心收殮班班長
四、孝老愛親
陳圣菊 當陽市半月鎮羅店村村民
石文紅 興山縣衛健局政工人事股負責人
附件:2022年9月“宜昌好人”建議人選事跡簡介
附件:
2022年9月“宜昌好人”人選事跡簡介
一、助人為樂
1.劉建群,女,1959年11月生,湖北三峽技師學院退休職工。2014年退休后,她自覺投身于婦女兒童公益事業,給邊遠山區捐資助學8萬多元,捐贈衣物600余套,惠及貧困家庭及女童3萬多人。2019年以來她一直在西陵區樵湖嶺、石板溪等社區免費開展周末親子少兒多彩課堂,開展假期托管、法制安全教育、節日走訪慰問活動。2021年,她帶領“愛心媽媽”志愿者與63所中小學結對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庚續紅色血脈”黨史教育宣講,累計參與人數達25623人。2022年寒假,組織開展了36場“把愛帶回家”四送進社區活動,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送去了溫暖和關愛。她先后被評為“抗擊新冠肺炎全國三八紅旗手”“湖北三八紅旗手”、湖北省兒童公益項目優秀志愿者等稱號,事跡被荊楚網、澎湃新聞網等媒體宣傳報道。
2.吳林寶,男,1984年2月出生,湖北秭鄂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2019年10月返鄉創業以來,共組織農村大齡勞動力、退伍軍人1000多人次,轉移就業300多人,創造勞務收入3000多萬元。他積極助力扶貧攻堅、鄉村振興,先后捐贈70多萬元支持家鄉興建公路、建設村文化廣場,累計資助學生10多萬元。2021年以來,為河南洪災、西安抗疫、秭歸衛生健康建設捐款捐物30多萬元。先后被評為“2022年秭歸縣第七批部管學術技術帶頭人”、“2022年度宜昌市最美退役軍人”稱號。事跡被搜狐網、三峽日報、三峽晚報等媒體宣傳報道。
3.胡承相,男,1974年3月生,宜昌市五一七面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為回報社會,他每年春節為貧困家庭送年貨、兒童節為山區孩子送圖書、關愛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和困難家庭。據不完全統計,共為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獨居老人捐錢、捐物達7萬余元。2015年開始,連續7年重陽節,他先后在伍家崗區北山坡、勝利一路、楊岔路等社區開展請老人吃長壽面愛老敬老公益活動,不僅受到老年人稱贊,而且還帶動社會公益團隊、愛心企業、社區居民紛紛加入到愛老敬老的活動中,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事跡先后在搜狐網、宜昌文明網等媒體被宣傳報道。
4.聶傳文,男,1982年8月生,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牛莊鄉橫茅湖村村民。2012年1月成為牛莊鄉一名垃圾清運工以來,從沒讓垃圾出現過一次積壓。2016年“7?19”牛莊突降暴雨,公路、電力、通訊等設施被毀,道路急需清理,他主動召集同事和親朋好友參與清理工作,及時打通了牛莊和外界的來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他主動接下消殺任務并堅持了3個多月。因牛莊人口分散,快遞一般只能到集鎮,村民取件極為不便。他常借助到各村的機會,無償為村民帶送快遞。10年來,他先后參與各項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無論是道路掃雪,打掃衛生,還是疫苗接種,總能看見他的身影。只要一提起他,周邊群眾無不豎起大拇指。曾被評為“宜昌市最美志愿者”。
二、見義勇為
1.晏政法,1950年12月生,夷陵區黃花鎮新坪村二組村民。2022年7月23日下午4點左右,黃花鎮黃花場社區居民王某在新坪村三組漫水橋游玩時,因河水漲水、水流速度快,不慎被卷入漫水橋下的涵洞中。正在附近勞作的晏政法聽到呼救后,迅速跑來下到水中,將王某攔腰抱住并使勁向上托舉,隨后被眾人拉上河堤。但就在王某被拉出水面的瞬間,晏政法卻被湍急的河水吸入涵洞中,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晏政法生前樂于助人、樂善好施,在當地村民中口碑極佳,其勇救他人犧牲的事跡引起強烈反響。2022年8月被夷陵區委平安辦追授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2.譚勁松、鄭奎。譚勁松,男,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社坪村2組村民;鄭奎,男,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榔坪村4組村民。2022年9月4日下午4時,滬渝高速公路宜昌段長嶺1號隧道內,一輛輕型廂式貨車后車輪青煙滾滾失去控制呼嘯前行,貨車司機絕望無助,多次嘗試跳車,正好駕車途經此路段的譚勁松和鄭奎通過后視鏡發現了該險情,由于熟悉路況,駕車的鄭奎果斷撞開前方的隔離水馬,提示邊上車輛情況危險迅速讓道,并引導失控貨車進入到單道隔離區,副駕駛譚勁松不停地對失控貨車司機喊話:“穩著,前方有避險車道,千萬不要跳車!”。兩人一路驚險護送,第一時間下車開展救援,貨車駕駛人無大礙,車輛僅輕微受損,他們用經驗用專業迅速反應做出準確判斷,及時阻止了一場悲劇發生,把“不幸”變成“萬幸”。2022年9月,譚勁松、鄭奎榮獲長陽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事跡被“湖北發布”公眾號、“湖北經視”公眾號、湖北日報抖音號宣傳報道。
三、敬業奉獻
1.田瑞雪,女,1994年1月生,宜昌市殯葬管理所殯儀服務中心收殮班班長。自2016年參加工作以來,田瑞雪一直戰斗在工作環境最艱苦的收殮班,經常會碰見支離破碎、腐敗變質的遺體,縫合時稍有不慎縫合針就會刺到自己手上,隨時都有被感染的風險。但她從未打過退堂鼓,始終用愛關懷每一位逝者,認真工作,盡可能使逝者安詳,恢復到生前的容貌。她不僅對殯葬工作充滿了熱愛,還擁有精湛的技術,多次在國家、省、市技能比賽中獲獎。2022年,市殯葬管理所以她名字命名,成立了“瑞雪工作室”。曾榮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宜昌市“最美職工”等榮譽。事跡被三峽日報、三峽晚報、三峽新聞網宣傳報道。
四、孝老愛親
1.陳圣菊,女,1968年9月生,當陽市半月鎮羅店村四組村民。陳圣菊的小叔子潘光才及愛人王芳被醫學鑒定為智力殘疾四級和智力殘疾二級。兩人生育一子,智力低下,最基本的生活常識也很欠缺,一家三口家境困難,幾乎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陳勝菊自嫁過來起,便主動幫小叔子一家分擔大大小小所有事物。30多年來,陳圣菊總是精打細算、省吃儉用,將積攢的錢都用來幫助照顧小叔子一家。她經常教導小叔子一家“身殘志堅,只要有能力,絕不欠債”。她陪同他們全家一起務農,傳授種田技術,指引他們將一點一滴攢下的錢還給那些幫助過他們的人。她數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照顧小叔子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幫助教育撫養侄子長大,引導幫助他們還清了所有債務。她以柔弱的身軀,挑起了這個家的大梁,詮釋了“長嫂如母”的真情。
2.石文紅,女,1976年1月生,興山縣衛健局政工人事股負責人。多年來,面對由娘家和婆家老少三代共九口人組成的大家庭,石文紅始終堅持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關心愛護著每一個人。面對父母,她帶上了去世弟弟的那份愛,用自己擁有的一切,給予他們最好的生活;面對因病導致智力低下的大伯哥哥和因母親去世而無人養育的侄兒,她主動承擔責任,盡心盡責照料照顧和培養;面對身邊的留守老人,她力所能及的給予關心關愛,盡力減少他們因子女不在身邊的落寞感。石文紅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九口人的大家庭,在一件件的平凡小事中用真情詮釋著孝敬真諦。她的事跡先后被荊楚網等主流媒體報道。